文 沐陽
看完《飲食男女》,首先是查詢這個詞的意思,孔子在《禮記》裡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詞典中這樣解釋,飲食即食欲;男女即性欲,泛指人的本性。

飲食男女
整部電影并沒有特别激烈的沖突,好像就是在講我們生活的家長裡短,緩和而又平靜,倘若一個人不能心靜下來,怕是看不完這部電影的。
就在這平淡緩慢的生活裡,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煩惱與追求。
在影片中,一開始,女兒們和父親都在隐忍,都好像在做着偉大的犧牲來成全這這個家庭,支撐着這個家庭殘存的完整。
影片開頭,父親老朱在廚房裡做飯,各種食材十分豐富,菜式也是多種多樣。可鏡頭的變化讓我們看到社會上快餐橫行,老朱最小的女兒家甯也在快餐店打零工,沒有誰在意食物的細緻,人們已經習慣了速度與粗糙。
社會的發展讓老一輩人和年輕人有了很大的脫節,俗稱代溝。老朱家還是每周末要聚在一起,用團圓飯來維系感情,這其實也已經是過時的方式了,隔壁在唱卡拉OK,這個家庭的這頓晚飯顯得是那麼格格不入,不合時宜。
人生在世,也隻有食色罷了,人們已經不再有食不飽的問題,那就隻剩下色了。
大女兒家珍在一所高中當一名化學老師,年齡不小了,卻沒有男朋友,大齡剩女在别人眼裡就是一個老處女。
自母親去世後,她就在這個家庭充當了母親的角色。她是一個基督徒,每天吃飯前都會虔誠地禱告,她一直認為自己将會是在這個家裡一直陪伴父親的人。
二女兒家倩在一家航空公司工作,瘦弱的身子,堅定的眼神,常常熬夜工作趴在桌子上睡着,她是一位工作中的女強人。從小她喜歡跟着父親在大廚房做菜,也跟着父親的同事溫伯父學到了很好的手藝,可父親不願意讓她待在廚房,她和父親的隔閡使她從沒有在家做過飯。
小女兒家甯還是一名學生,她還不懂家庭中微妙的關系,隻是在自己懵懂的年齡做着自己的事,關乎生活,關乎愛情。

朱家三女兒
一系列生活的變故慢慢改變了這個家庭(詳情請觀看電影)。
一直乖巧懂事的小女兒卻最先離開了這座房子,她和閨蜜的男朋友在一起了,并且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有了身孕,幸運的是,後來他們應該生活的很幸福。
二女兒家倩投資買房的開發商跑路了,多年來的積蓄頃刻間化為烏有,她的逃離失敗了,不過在出事之後她的一句:“現在我反而感覺更輕松了”,讓我感慨不已。
後來,家倩得知自己的姐姐的初戀隻是一段幻想,她最敬愛的溫伯父去世,父親在偷偷地去醫院檢查心髒,她慢慢承擔起了這個家庭的責任,放棄了去阿姆斯特丹的機會,選擇了留在家裡。
而大女兒家珍因為他人的捉弄,内心的孤獨,所有積壓的情緒突然爆發了出來,兇猛而迅速。她和那個打排球的男人成了婚,也搬出了家。
還好,影片并沒有給我們展現他們各自成家離家之後的生活細節,幾個畫面讓我們感覺他們都很幸福,相互得到了成全。
導演在最後又給我們開了個玩笑,老朱在全家人一塊聚餐時宣布了自己的黃昏戀。這一刻所有人都懵了,沒有人理解,也不會有人支持。不過,老朱和女兒的同學還是生活在了一起,并且又有了一個孩子。
家倩獨自守着那所房子,再一次團聚時歸來吃飯的隻有父親自己,婦女倆人在這頓飯上終于達成了和解,老朱又找回了失去多年的味覺。

團圓
平緩的生活,很溫情,也很感動。社會發展的潮流不可逆轉,即使是一家人,每個人也都需要自己的生活,需要自己的空間。
所以,從這裡,我看到了她們離開之後的相互成全,終于不再住在一起相互埋怨,也許這樣的離開會讓姐妹之間的情感更加深厚,她們互相又重新認識了自己與對方。
相互擺脫之後,她們之間的情感并沒有疏離,父親也有了自己的生活,并且開心快樂。
一個家庭生活在一起,這是我們東方傳統的觀念。我們一直都認為什麼事情都可以一家人共同面對,可是我們忽略了父母和孩子們之間年齡的鴻溝,我們也忽略了每個人都需要空間來讓自己成長,也許适當的分開也會是我們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就像家倩知道了大姐的初戀是一段幻想,可是她并沒有說出來,也許緘口不言埋在心底才是對大姐的呵護與尊重,她知道了父親在偷偷地去醫院檢查心髒,他也沒有直接詢問或質疑,隻是更多的表達了關心,使父親需要溫暖。
我不知道這些秘密說出來後這個家庭會朝向哪個方向發展,但是守護住他們的秘密,其實也挺好的,因為那是他或她最後的尊嚴與倔強,而且他們還是你最親的家人。
每個人都會因為了解了更多,從而懂得更多,進而做出改變。家倩一開始是最不理解父親的人,甚至不願意和父親說話,也是第一個提出要搬出去的人,可是溫伯父的去世,父親的秘密,姐妹們的離開,讓她懂得了更多,也比誰都更理解了父親,她也成了守護在這所房子裡的最後一個人。

家倩
是啊,每個人身後都有着不為人知的故事,我們不能夠替代别人做出感受,更不要說輕易地理解别人。
時間沒有錯,改變沒有錯,隻是我們需要時間來适應罷了。有時候我們也要學會擺脫,學會改變,隻是不要忘了初衷,不要忘了我們為什麼要這樣,要學會在對的時間裡,成全自己,也成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