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隻需閉上你的雙眼,打開你的心扉,你就會看到另一個世界!

我太愛電影了,如果有時間,一定泡在電影中好好享受。繼昨天《怦然心動》之後,我想再推薦給大家一部适時青少年看的佳作——《仙境之橋》。

這部電影相較于之前的唯美,更是加入了孩子充滿想象力,腦洞大開的魔幻友誼。同時,太羨慕男孩所居住的環境,就在原始森林的附近,給孩子的想象力,提供了遼闊的空間。

青春期的孩子,很像片中男主傑西,心中有着小小的倔強,有着因害怕被人嘲笑而無法說出口的夢想,渴望理解,渴望溝通,渴望一個出口。他姊妹5個,排行老三,是家中的獨子,卻從來沒享受過家人特殊的照顧和關注,在學校中,也是被嘲笑和排擠的異類,他平時主要依靠繪畫來排解心中的郁悶和壓抑。

幸運的是,在他無人傾訴的痛苦煎熬中,遇見女主萊斯利,這個特立獨行的姑娘,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主見,和男主一樣熱愛運動。兩個孩子彼此慰藉,互相陪伴,共同建設了一條通往特蕾比西亞或者其它什麼地方的橋梁,内心走向了一個更多可能、無比廣闊和充滿力量的世界。

電影,總能給我意想不到的收獲和開心。

...

你就是你,不是你的父母。
在培養孩子的路上,我們一邊期待特立獨行,一邊又做着人雲亦雲的事情。

相交于大多數孩子,這兩個孩子顯得與之格格不入,正是這種“不合群”的氣質,顯示出這兩個孩子卓爾不凡的性格。特别幸運的是,即使男主的父母平時對他關注極少,除了讓他承擔部分家庭責任外,其他的事情是極少打擾的。

孩子在這份獨處中,通過繪畫和體育找到了自己的樂趣,這是逃離現狀,自我救贖的一種方式。千萬不要忽視或否定生活中,那些悶悶不樂的孩子所關注的愛好。

回到我們的教育中,不難發現,我們都渴望與衆不同,渴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但是,我們在育兒的過程中,卻在不斷的比較中失去了主心骨,唯恐脫離身邊的主流,甚至連學習上哪個輔導班,學什麼特長,都要根據我們的面子,和群體的壓力。當我們的孩子與大多數孩子不同時,尤其是被社會評定為不好的方面,我們常常陷入驚慌,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問題。

不記得在哪裡聽過稻盛和夫講小時候特别愛哭的故事,他的媽媽時常愛憐地說“不知道這個孩子長大了,是成為一個潑皮無賴呢,還是一個更有成就的人呢”。稻盛和夫多年之後提起這件事,是帶着溫暖和感動,母親的接納,為她播下了美好的種子。

無論我們孩子的性格是内向還是外向,脾氣是否古怪,身材是矮小還是肥胖、我們做父母的都不要懷疑。要認真地告訴我們的孩子,“你就是你,獨一無二的自己。在你獨自一人度過的時間裡,讓自己變有趣吧,等有天别人終于注意到你時,他們會發現一個比他們想象中更酷的人。”


感情,是我們生而為人,割舍不了的情愫。

當你真正看到影片中,兩個孩子在一起,通過想象創造出來的魔幻般的世界,也因此療愈了孩子的現實生活,你就會忍不住感歎朋友之間的相處,是多麼美好的事情,能激發出何等神奇的“頭腦風暴”。

如果你反駁說,那隻是子虛烏有的魔幻創造,我隻能同情于你迷失自我的久遠了。再次回到早戀的話題,我隻能請你回看《焦慮不安的父母們,是時候停下腳步回看自己了》https://www.jianshu.com/p/c2e274eae9ba

影片的結尾,女孩不幸被淹死,孩子的爸爸才提到女主喜歡男主的事情。無論是《怦然心動》,還是《仙境之橋》,都能看出男孩在感情發育都要滞後于女孩的發展,比女生要後知後覺。

如果說,上一部影片你還無法清楚地看到什麼是少男少女間的懵懂愛情,在這部電影中,能給予我們清晰的再現,男女主角帶有清新脫俗氣息的情愫,給孩子的内心帶來多少巨大的美好和能量。千萬不要用大人世俗的眼光,去評判本真純淨的孩子,怕什麼來什麼,大人的恐懼或許會成為孩子成長的魔咒。

...

她來到這裡,給你的生命帶來了一些特别的東西,這些東西将會永遠在你心裡,而她也将永遠活在你心裡。
别離和生死,伴随一生的課題。

人生總會伴有别離,或早或晚。越早懂得,也會愈發珍惜每一段相遇。

這部影片的結尾是令人傷感的,兩個被身邊人看作“異類”的孩子,他們渴望朋友和陪伴,他們在生命中注定相遇,又在無聲中被宣判了永别,這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打擊是巨大的。

我們的文化特别忌諱死亡,對這種生死的分離會有着莫名的恐懼和憂傷。很多人認為,祭奠逝去的親人和朋友,就是不能讓自己快樂。用一種受虐的方式,來成全内心無處安放的愧疚和不願正視的苦痛。

孩子們終将會面對分離或者生離死别,無論怎樣,請家長們都為孩子們認真地上一課,正視傷痛,允許他們的悲恸自由流淌和表達。

值得欣慰的是,男孩通過失去珍貴的朋友,懂得了擁有的美好要學會分享。最後,當他帶着妹妹走進曾經他與朋友獨自享有的這片“仙境”,他和妹妹都看到了前所未有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