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是一部悲劇,但是往往悲劇更能帶來對曆史和自我的深刻反思。

該影片主要講述了從幼年時期兩個在梨園一起長大關系密切的師兄弟小石子和小豆子,在師傅的安排下開始扮演一生一旦。互相之間配合地天衣無縫,長大後也是紅極一時,二人之間最拿手的好戲《霸王别姬》更是譽滿京城。

因此班主也給二人重新取了名字段小樓和程蝶衣。二人原本相約合作演一輩子的戲,但是二人對戲和人生的理解有着本質上的不同,段小樓認為戲非人生,人生與戲之間分得很清楚。而程蝶衣則人戲不分,對戲有着忘我的情懷。最後沿着曆史的推進,同時上演着人生和時代的悲劇。

程蝶衣:不瘋魔不成活

一個有着六指的異種,當個凡俗人的福分也沒有。那麼艱辛,六道輪回,呱呱墜地,隻有受上一刀之剁,剁開拇指之上的骨血,才能留在戲班開通另一條人生路。年少時逃出去看角兒演的第一場霸王别姬從此使他立下了人生理想。一次煙槍在嘴裡攪拌的懲罰,使他終于記住了總是記錯的戲詞“我本是女嬌娥,又不是男兒郎”,就像這句戲詞一樣他往後的人生似乎也模糊了自己的性别,從此以後開始了他“不瘋魔不成活”戲劇人生。

随着時代風雲的變遷他給晚清太監唱戲,給北平反動頭子唱戲,國民黨傷兵唱戲,給日本侵略者唱戲,也給革命勝利的無産階級唱戲。他對京劇始終有着自己切身的理解,隻要有人願意聽,願意尊重和欣賞它,他就願意唱。可悲的是京劇在日本侵略時都沒遭到毀壞,文革時期卻在中國人自己手裡遭到了破壞。在曆史的注視下,面對時代風雲變遷,趨炎附勢的大有人在,最終連“霸王”都向時代投降下跪了,但是他最終還是在多年後和段小樓同台的契機下,以“虞姬”的身份自刎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段小樓:被時代抹殺情義的現實主義者

當小豆子剛來戲班時,其它孩子都捉弄他,唯有他保護他,疼惜他。因此從小到大他和程蝶衣的關系也非常親密。但是他不像程蝶衣一樣人戲不分,對于人生和戲他分的很清楚。所以當遇到自己喜歡的女人菊仙後,選擇和菊仙結了婚。步入婚姻生活後也很少再和程蝶衣合作演戲。抗日戰争勝利後,當程蝶衣因給日本人唱過戲被當做漢奸抓起來時,為了求袁四爺救程蝶衣,他向袁四爺低頭承認自己是錯的,袁四爺是對的(在戲台上霸王應當是走七步而不是五步)。

但同樣為了委屈求全,不得罪當局,他不敢像程蝶衣一樣說出自己對現代戲和京劇的真實想法。以及在文革時期,害怕被成為被批鬥的對象,雖是被迫但還是無情說出我揭發,我揭發……把矛頭指向了程蝶衣狠狠地傷透了他的心,并且當菊仙的身份被揭露,為求自保,違心地說出了自己不愛菊仙,最後使對他失望透頂的菊仙上吊自殺。有情有義是他的本性,現實主義者也是他的本性,但在殘暴且缺乏理性的時代,他的有情有意最終還是被抹殺了。這或許也是時代的悲劇吧。

菊仙:婊子并非無情,真性情之女子

菊仙是一個活在現實世界裡的真性情女子,她能理解程蝶衣脫離戲外的生活,也能在殘暴缺乏理性的時代堅持自己現實生活裡的真性情。雖是妓女但有自己的原則和個性。初識菊仙場景,被衆男圍困逼其嘴對嘴喂酒,揚言要跳下樓,被段小樓救下,當段小樓在衆目睽睽之下與菊仙喝酒定親替其解圍後。菊仙用自己所有的錢替自己贖了身跑去戲院找段小樓。與段小樓結婚後,更是對段有情有義。程蝶衣一直認為菊仙是插在他和段小樓之間的第三者,再加上之前菊仙的妓女身份,一直對她存有偏見。

其實最能理解程蝶衣的就是菊仙,在程蝶衣戒鴉片最痛苦期間,菊仙對其表現出了母性般的愛憐和照顧。文革被批鬥時段小樓被逼之下不斷揭發程蝶衣,菊仙試圖讓其閉嘴。甚至在程蝶衣被段小樓無情揭發的悲憤之情下,揭發了菊仙的妓女身份後,菊仙還拼命為程蝶衣保住了他送給段小樓的劍。在把劍交給程蝶衣後,帶着對段小樓說出那句“不愛”自己的話的絕望之情下,回到家穿着婚嫁時的那一身紅衣,用一方白绫便上吊自殺了。

影片主要還是圍繞程蝶衣這個核心人物展開劇情,以曆史的時間線為背景,風雲時代不斷變遷,唯一不變的是程蝶衣對戲劇的情懷,他用一生在扮演着一個角色。就像段小樓說的他已經“不瘋魔不成活”了,因此他最後終也成了“虞姬”,成了月色和雪色之外的第三種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