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不斷發展,推動一切事物迅猛向前,二十年前人們沒有選擇地看電視節目,顯出向往般的專注;如今屏幕上是各種各樣的節目,卻有不知看什麼的困惑。

早厭倦霸道總裁和灰姑娘的愛情,而凡人修仙、時空穿梭太過離奇,時間經不起等待,終于奮鬥在職場"黑馬"離去,小三上位勢如破竹⋯⋯凡此種種常混淆視聽,不知是生活造就了電影,還是電影延伸了生活。

大家習慣擺弄着手機,有一句沒一句聽電視中的講話,卻難得靜下心去看一看、想一想。閑瑕無趣時想起了老電影《驢得水》,便意識到自己失去了某些東西,頓時空乏的心裡多了慌張,渴望着更多的真實。

故事發生在動蕩的年代,一切事都充滿了不确定。電影開頭一所學校的老師們正在開會,因為下季學生少而正犯愁……大家各抒己見,中途校長提出給學生發錢引起争議⋯⋯如簡介中所講:一群"品行不端"的人進行他們的教育夢想。

關鍵是"驢得水"的工資早被花完,故事的主角出現了,此刻我仍是一頭霧水,這驢得水是誰?直到教育部要來檢查,才從校長的囗中得知:"驢得水"就是一頭驢,被謊報成能領工資的老師。

哦!原來如此。這種法子真會想,可怎樣面對檢查?讓人更好奇這事該怎麼辦?電影進入第一段的波瀾轉折,随着故事情節的推進,有時我猜到了經過卻盼不到結果,有時預知了結果卻帶着失落。

從銅匠一本正經裝成"驢得水",到張一曼的那聲槍響,讓人經曆從喜悅到沉默的變故,最後孫佳離開了,滿箱的跳球在草地上奔跑,想這既是終結又是新開始……結局不算太壞,特派員被撤職調查,學校是保住了,孫校長看似堅持有所獲,隻讓人覺得他失去更多,女兒離開,默默愛他的女人自殺,學校名存實亡……

電影中許多情景随時間流逝而模糊,有時我甚至想不起銅匠老婆是什麼模樣⋯⋯隻知她有股男人的兇悍,先是對小銅匠,後又企求讨好……對于故事中人物态度的轉變記憶猶新。

開會中張一曼搔首弄姿地出場,無意間表露出的性感,帶給人一種欲望的氣息,從她譏笑裴魁山的性無能,到"睡服"老實的銅匠,就在想這人也能當老師,不純粹為了搞笑麼!

起初不解她為何要拒絕裴魁山,到後來她嘲笑被睡服的銅匠,對這位女主角的厭惡也到達了頂點,索性把她歸為輕浮的女子。

⋯⋯其實也确實如此,幾次從周圍人的談話中,隐約聽出她原為風塵中人,是孫校長救出來的。可當被裴魁山報複辱罵,後由孫校長剪下頭發時,沒有人注意她含淚默默忍受着一切⋯⋯甚至後來差點被士兵沾污,讓人忍不住會憤怒,憐憫之情油然而生。

越到後面才會明白:她所做的都是為了孫校長。那早先的判斷實在太魯莽,回想她在花草中的翩翩起舞,開口清脆的歌唱,那陶醉幸福中的神情⋯⋯才體會到那份美好的向往,不論何時她都是真誠的:為了報恩、為了心中喜愛可以不惜一切。

經曆種種的污蔑的她,在校園裡裸身奔跑,原本一直惹人發笑的情景,也陷入了思考的泥潭中。

故事中有喜有憂,第一次周鐵男給孫佳送跳球時,孫佳高興的像個孩子⋯⋯帥哥靓女在一起,想着有情人終成眷屬。鐵男的敢說敢當令人記憶深刻的,孫佳身上有種不向世俗屈服的倔犟,他們有共同的語言,起初一切發展順利,想畢也隻是時間的問題。

騙局被識破,面對不公正的裁決,鐵男怒斥權力在手的特派員,突然一聲槍響⋯⋯鐵男倒下了!身體俯卧在地上顫抖着⋯⋯等他再次站起來時,一切都發生了變化,對特派員言聽計從,眼見張一曼要受士兵的污辱,也是冷漠地毫不理會,看着心愛的孫佳穿婚禮服站在銅匠身旁……他再也不是原來的周鐵男了,他學會所謂的明哲保身。

我無意于批判它,有多少人在死亡面前還敢堅持到底,必盡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唯一令人心痛的是那看似自然,實則為妥協的轉變,有時我們稱之為成熟的東西。

鬧劇的戲碼一幕接一幕,一條路走到黑,特派員為了錢不擇手段,表裡不一、為了騙而騙,壞得叫人所不容,那麼銅匠的壞似乎情有可緣,我們可以說是受了張一曼的誘惑,有幾個男人能坐懷不亂,可惜後來更糟心,同樣叫人無法接受。

一個生活在底層的普通人,長期受妻子的壓迫,偶遇到一次投機的交易,從受害者卻變成施暴者,在欲望的驅使越陷越深,除了想抱複,沒想到老實的外表下藏着無限的貪念,他把一場鬧劇當成改變命運的籌碼。

想生活中被騙者變成騙子的事比比皆是,總不會因為小小的虛榮心作怪吧?要是我們碰上這種事也指不定⋯⋯人可不願承認自己的錯誤,那怕迷途上越走越遠,沒想還得感謝那位悍妻,銅匠這才乖乖逃走,回歸他被奴役的過去。

越到後面越無法用好和壞去定義故事中的人和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心,那怕是裴魁山也沒大錯,他起初為了自己的愛情,當情感落空後一心為了錢财,隻不過轉變得太快,情感表達太過尖銳,不能相愛就隻能恨了。

他一直都不明白,以為有了肌膚之情就要以身相許,可在動蕩和快節奏的時代不值一提,因為彼此需要而在一起,情感上常經不起考驗,距離再長些、時間久了就淡忘了。

而孫佳就真的是好嗎?她的用意是好、可表現一般,沒有特别的企圖,隻是想保持自己認為的正直、道理,可還是不得不屈服于父親的意願下。故事裡每個人都沒有錯,隻要表達自己就好,可叫人看到了不痛快,就難免要瞎琢磨一番。

故事早結束了,生活還在繼續,彎沿的馬路走太多了,才知道事情很少分對錯,大多是權衡得失後的選擇。一直認為電影中孫校長是有夢想有堅持的人,但事後怎麼也崇拜不來,不知這個電影有多少人喜歡,但通過它我見到更多真實。

那怕是不好的、陰暗的,至少代表敢于正視一切的勇氣,有時我甚至想:如果自己面對電影中相似的情景時,會做怎樣的選擇?想那将是一場莫大的考驗,一切遭遇猶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世事難料、且全當一個旁觀者講的旁觀話吧。

還記得看電影時,周圍的女孩偷偷地哭了……

中國人真是不可思議!⋯⋯讓我們從這句電影台詞中回味更多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