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消失了三天的老公去看了《阿拉丁》,我覺得我對電影評判很不客觀很個人化,甚至常常還帶有孩子氣,所以覺得造夢工廠的電影好看是必然的。不過我誠摯建議剛上映的迪士尼電影不要帶4年級以下的小朋友去看哦,因為沒有配音全是字幕,很多小朋友是坐不住的,看着也不開心,就會發生有孩子吵鬧的現象,所以各位家長要注意一下哦。


...

莉莉公主和阿拉丁

《阿拉丁》的原著似乎和這個不完全一樣,原著中阿拉丁有還有一個魔戒,用來打敗壞蛋,但魔戒不及神燈厲害,這也是看過原著的老公告訴我的。可能每一個看了《阿拉丁》的人下來都會一個美好的願景,如果我有神燈,我要許哪三個願望呢?我也想過,我的第一個願望是可以一直吃并保持85斤的身材,減肥是女生的終生大事,所以沒辦法。後面我竟然想不出其他願望了,因為許願讓自己變得最有錢?最好看?最長壽?父母最健康?最有地位?似乎都行不通,因為神燈告訴我們,這其中有“灰色地帶”,在我看來。這個“灰色地帶”就是我們要學會當“第二”。

...

燈神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拿第一不拿第二,要拿冠軍不拿亞軍。同時在網絡上也衍生了一句話:“比賽就是要分輸赢的,沒有輸赢,那比賽還有什麼意思呢?”其實我很贊同這句話,因為我本人就是一個好勝心特别強的人,但結果呢,也沒見我得過什麼第一,除了小學二年級三年級語文考過全年級第一,哇,那都是好久遠的事情了。不要說第一了,第二都不常常有,我的排名可能是沒有排名。

那當第一有什麼好處呢?在現在看來,就是标簽:“高考狀元”“奧運冠軍”“吉尼斯世界紀錄”等等,隻要有了這個标簽,就有了流量,有了點擊率,有了數字,就有了錢,錢——絕對是最終的結果。想想,“第一”好可怕。因為撕掉标簽,他們又是什麼呢,褪下第一的光環,又怎麼來平衡自己心态呢?就像《阿拉丁》裡的大反派賈方,當他變成了全世界最強大的人的時候,他就隻能蜷縮在神燈裡,變成另一個神燈了。我們生活中第一呢?多少奧運冠軍離開賽場後生活不如意,吳謝宇案受到關注有原因也是因為他是北大學子,當年的第一。“第一”的背後永遠都有“灰色地帶”,無論那個“灰色”是好還是壞,所以現在想來總想當第一的人會不會有點幼稚呢。

...

阿拉丁海報

迪士尼的電影很有魔力,它老少皆宜,兒童看裡面的畫面場景,而這些畫面場景呈現給大人的可能就是人生的哲思,不過拿迪士尼的電影來講道理就确實古闆客套了。因為它是那麼鮮活,有力量,讓人覺得看了釋放身心,毫無壓力。順便再給人以啟迪,所以今天我在想我要不要不要在家稱老大了,讓老公來當一次老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