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被解救的姜戈》,殺人的場景,爽。
從一開始就沒有一個死法是拖沓的。一槍打中左心房,血卟地一下把西裝口袋翻出來的手帕花染紅,連這染紅的面積也精準不散漫。
從一開始,正義之士們槍法就準得要人老命,想打哪就打哪,導演完全是個讨好觀衆的主兒,打的部位要麼左心房,要麼命根,要麼膝蓋。打之前從不磨叽,手法快得像變魔術,能讓觀衆體會意念殺人的快感。因為當你正想着這人該死時,他就死了。
可惜整個片子隻滿足了個人内心正義伸張的需要,成就了一小段姜戈個人的華彩。姜戈最後幹了一票人,炸了房子,帶他的女人離開。一個男人最帥的神情莫過于,為了這個女人掃平了全世界,還叼一根煙淡定朝你一笑,仿佛在說,你滿意嗎?
如果故事大背景放在美國廢除奴隸買賣和種族歧視之前,豈不更恢宏。
在成就一個人的華彩這點上,這個片子不如《黑天鵝》的細膩。但如果想體會一下暴力快感,這個片子比較爽氣。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