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霾過後,北京再次被藍天刷屏,下班的時候看着盤古大觀在這種透亮的藍色背景中,真的讓人心曠神怡。周五的晚上,到了家,想要放松一下,突然想起,之前一直想看鄧超主演的《銀河補習班》,今天正好如願。

        這部電影是講述一個爸爸通過自己獨特的方式方法,循循善誘,引導“缺一根筋”的兒子獨立思考,追尋夢想,最後實現人生價值的故事。有的人覺得劇情狗血,不符合現實,比如孩子遭遇洪水的情節;有的人覺得主角光環太重,鄧超說教太嚴重,總之出于各種理由,很多人給了這部電影差評,導緻豆瓣評分僅有6.2分。

        我說一下我看完的感受,電影總體看下來,總體節奏把握的不錯,流暢自然。故事情節安排的也很緊湊,淚點不少,有幾個片段很受打動,爸爸出獄後在生活的黑暗中堅持照亮孩子的生活,每一次爸爸對兒子的挺身而出和據理力争等等,很有代入感。

        電影的主題,在我看來就是教育孩子獨立思考,想明白自己是為了什麼而活,然後勇敢的去追尋夢想。劇中鄧超領着兒子轉悠了一天,父親說了一句兒子不明白的話:我已經輔導你一天了。其實爸爸的教育理念貫穿整個電影,但是很多觀衆并沒有用心的去看。這分明是在說,輔導孩子,要從激發孩子對知識的渴望開始,從讓孩子願意學習開始,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教育上,急功近利并不可取。人生亦是如此,就像劇中的台詞說的那樣,人生就像射箭,夢想就像箭靶子,如果連箭靶子也找不到的話,你每天拉弓有什麼意義?鄧超不隻是在說教,而是他自己也是那樣做的,通過自己的所作所為去影響孩子,引導孩子去獨立思考,可想而知,這樣教育的效果一定是非常好的。其實,孩子就是家長的鏡子,家長的行為習慣都在潛移默化影響着孩子的思想。生活中很多家長下了班就是刷抖音、刷微博,自己活的都沒有目标沒有鬥志,卻逼着孩子去拼命學習,顯而易見,這樣的教育根本起不到多大的效果。劇裡面高考結束後紙張漫天飛舞,可以看出來孩子們其實一定程度上是厭惡學習的,是為了成績為了高考而學習,以為人生最後一關過去了,以後就可以自由懶散的生活了。其實這就是現在教育的可悲之處,很多孩子都被這句能引起每個學生共鳴的話害苦了,“等你考上大學就沒人管你了,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電影準确深刻的抨擊了這一點,但是很多人覺得電影又在說教。“這不是他人生最重要的時刻,他人生最重要的時刻應該分布在,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這句台詞說的恰到好處,很多優秀的孩子在高考成功之後迅速頹廢,活的渾渾噩噩,自以為很潇灑。其實當你心中的那根弦松了以後,再想緊起來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很大的代價的,大部分的人就壓根再也沒緊起來,直到無法改變而徒然懊悔。

        總之,電影看完之後,對孩子教育的問題思考很多。我以為,最好的教育理念莫過于,家長以身作則,身體例行,用生活的每個細節給孩子做好榜樣,循循善誘,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堅定信念,追尋夢想,着眼于一生而不是僅限于高考,用一生的時間不斷去思考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