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網絡

   

這部電影我邊看邊哭,雖然是極其平淡的故事,卻能讓我淚流滿面,内心久久不能平靜。

  金智英是一個平凡的女性,生于韓國首爾,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家庭主婦,有一個姐姐,  一個弟弟,她跟大多數人一樣過着普通的生活,生活沒有太大的波瀾,而往往平靜下的壓抑的生活更讓人難過。

  她按部就班的工作,到了一定年齡就結婚,結婚後生孩子,又辭職在家照顧女兒。電影沒有過多的描述智英成長的過程,而是在回憶中穿插一些過去的事情。

  中學時坐公交車,下車時被陌生男子尾随,非常害怕,情急之下借手機打電話讓父親來接,父親趕來第一件事不是及時安慰智英,而是批評智英穿着不得體,不要逢人就笑,要懂得及時避開危險,否則問題出在沒有避開的問題的人身上,而現在智英搭公交車,内心還是會有陰影。

  智英每天都在照顧女兒和買菜煮飯,幹家務之間來回轉,看似平常實則瑣碎辛苦。長時間的在家帶孩子,讓智英脫離了工作,也失去了自我,所以她産生了抑郁的情緒,她會說,看到太陽落山時,會覺得内心空落落的。有時候也會變成另一個人的口吻說話。

  智英到婆婆家裡,就要立刻幹活,婆婆立馬吩咐她包餃子,身邊的老公看到碗想去洗,婆婆就立馬說智英有個好老公,但其實在家裡家務事智英一個人全包了。

婆婆還真是一片丹心向着自己兒子,可智英在自己家裡也是掌上明珠啊。還有婆婆送個禮物給智英,智英一開始很開心,可一打開是圍裙,意思不言而喻,智英一下倍感失落。        最讓人寒心的是婆婆的女兒回來了,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的,隻有智英一個人在廚房,她幹活累了歇息一下,望向他們的眼神真的讓人難過,仿佛自己是個局外人,婆婆還指揮智英去煎油餅,順便拿筷子等東西,婆婆的女兒說自己可以拿,婆婆則雙标的說不要拿,歇着,又不是在婆家。看來婆婆會心疼女性,隻不過心疼的是自己的女兒,媳婦永遠不是她的女兒,局外人而已。

  智英以母親的口吻,對婆婆說了一大段話,這段話讓衆人吃驚,丈夫則迅速帶着智英走了。智英的老公發現了智英的異常,會提前詢問醫生,會關心自己的老婆,但是要真的理解智英,不太可能。

智英一直想要出去工作,先是要去兼職上早班,丈夫不同意,後面想去之前公司金組長開的公司工作,又因為婆婆阻攔不了了之,說是不能阻攔兒子的光明前途,不能讓自己的兒子請育兒假在家帶孩子。兒子的前途是前途,媳婦的前途的不是前途,媳婦的前途是隻配放棄自己的工作在家帶娃嗎?傳統的思想男主外女主内,這種思想很大程度上破壞了女性婚後工作的可能性。

    全電影最感人的一幕就是智英母親知道智英生病後,到智英家去看智英說,媽媽會幫你,智英啊,你想做什麼就去做吧。這句話讓我很感動,果然這個世界上最愛智英的隻有智英母親。而智英拒絕了母親好意,學着外婆的口氣說了一段心疼母親的話,母親淚流不止,抱着智英哭泣。問女婿為什麼自己的寶貝女兒變成了這樣。母親為家庭付出的艱辛,不想女兒像她一樣,可偏偏這種痛苦還在延續。

還有母親回到家無法睡着,暗自難過,這時父親到家跟智英弟弟說給他買了一份中藥,母親氣沖沖的跑到丈夫身邊,将中藥摔下,怒吼到心裡隻有兒子嗎,自己的女兒都變成了空殼,想做的事做不成。母親一個人蹲在地上不停的哭泣,一個母親的絕望與無奈在那一刻體現的淋漓盡緻。

  電影中有幾個讓我深刻的小細節,智英的衣領總是雜亂油油的,而他丈夫的衣領總是幹淨的。智英去見金組長談工作有關的事情時候,特意化了個妝,穿了一身好衣服。智英弟弟到智英家給她買了紅豆面包,在這之前他問過父親姐姐喜歡吃什麼。而智英說自己不喜歡吃豆沙面包,喜歡吃奶油面包,豆沙面包不是弟弟愛吃的嗎。這幾個細節從某種程度上反應了一些問題。

影片的最後是給了人希望的,智英好起來了,也實現了作家的夢想,丈夫開始分擔了養育的責任。可是現實裡情況會有改變嗎?我不知道。

看電影的時候我想到了我母親,她也是吃了很多苦才把我養大,她有工作有能力但她還是依然為自己的家庭付出了太多。所以我很痛心,我覺得金智英是千萬女性的一個縮影,生活中我們會看到很多金智英。女性因為其生理構造的原因,潛移默化要在家庭的付出,而這種付出變成理所應當的時候,又有多少人會正視女性的付出,并給予女性關愛和理解。

女性跟男性一樣的上學工作,但在婚姻中卻比男性付出得多的多,而女性生活的周圍到處是看不見的牆,電影裡智英喝了一杯咖啡,就被說是“媽蟲”,現實生活中女性當家庭主婦,時間久了,會聽到别人說某某靠老公養家的,吃老公飯的,諸如此類。還有家庭中重男輕女的思想,工作中性别歧視,職場性騷擾等問題。女性要更為艱難的生存,在婚姻中也很艱難。

借用電影原著小說的一句話“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願所有女性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為想成為的人。願這個社會能多給女性一些關心。願男性們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多多體諒身邊的女性。願這個世界因為一些改變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