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寫了《誰先愛上他的》裡的同妻劉三蓮,今天要談的是另一個受害者阿傑。或許我也不應該說他是受害者,愛情這種事,應當是冷暖自知的。隻是,從大衆的角度看,才喜歡分個對錯。
阿傑,他是那種理想主義者,有熱血,有沖動,最重要的是一根筋。
他喜歡所有美好的事物,就像一開始,他隻是單純的覺得宋正遠好,漸漸沉迷,才深不知歸處。

他問宋正遠,為什麼不可以對媽媽說實話。
「不讓他們難過,是我們的責任。」
「我不懂,為什麼我愛你她會難過。」
「我也不懂,但他們一定會難過。」
他就像一個懵懂的小孩,謹記着這一話。他雖然不懂為什麼母親會難過,但他知道,母親一定會難過。就像是我們就算可以強大到忽略所有人的目光,但在面對深愛你的親人時,卻永遠無法做到坦然。

我始終記得,宋正遠迎取新娘的那一天,阿傑坐在門口的摩托車上看着新房門口熱鬧的人群,每個人的笑臉,吸了一口又一口的煙。但是卻在聽到沒有打火機點鞭炮時,竟然也下意識的手忙腳亂去摸着身上的口袋,然後怔住。從那以後,他就像那個沒有遞出去的打火機一樣,再也沒有出現過。
「你知道一萬年是多久嗎?」
「就一萬年啊。」
「錯。一萬年就是···當有一個人跟你說,他想當正常人,然後離開了你,一萬年就是···從那一天開始之後的每一天···就是一萬年。」

很多個一萬年之後,宋正遠出現了在了阿傑面前。肝癌晚期。他決定在剩下不多的日子裡做回自己,又回來找阿傑。而此時已經15年後了。
阿傑,不再是15年前的英俊模樣。宋呈希形容他是:天天穿着睡衣到處跑,瘋瘋癫癫的像是嗑了藥。
遲到了的15年的原諒太不容易了,一個拳頭,一場癌症。宋正遠用生命做的代價才換來做自己。阿傑原諒了宋正遠,用盡心力的陪他走完了最後的一程。

影片裡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成熟與天真并存。面對劉三蓮找上門來的侮辱咒罵,他可以做到玩世不恭的開玩笑;面對叛逆期少年對母親的厭惡,他立刻制止:“别對你媽那麼沒禮貌”;面對沒人買座的舞台劇,他傾家蕩産的去完成它。他有成熟的讓别人心疼的一面,也有天真的讓别人羨慕的一面。
在恨與愛之間,他選擇的卻是第三個選項:隐忍。
隐忍恨,在宋正遠決絕背叛離開之後。
隐忍愛,在宋正遠成婚後一次都沒有打擾他。

也就是阿傑的這份原諒也感動了劉三蓮,她想起初遇宋正遠時自己溫婉的模樣,她讀懂了阿傑帶傷也要上台表演的深情,她明白了兒子為什麼那麼讨厭她,收起來了恨,選擇原諒。
宋正遠說:「恨比較容易康複」。
「愛比較容易」阿傑說。到底是什麼比較容易呢。



挂起風鈴
夕陽下,當劉三連把保險金偷偷讓給阿傑,當她和兒子嬉笑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當陽台上的風鈴再次被微風吹動。

我想,應當是阿傑的那句話:「愛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