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開始進入中國,2014年國内正式誕生第一例投資電影案例。經過2015年到2016年,投資電影已經到了一個全新的模式。投資電影即影視公司向全民發起電影投資的項目,在預設的時間内達到目标金額即是成功。沒有達到目标的項目,影視公司也會自己出錢将其拍攝完成。影片上映收益之後,網友将得到發起人預先承諾的回報,票房分紅和其他收入的收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央視對影視投資的介紹報道,就《大聖歸來》火爆票房為背景将影視投資的概念推向熒幕前。國産3D動畫片《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上映短短20天便攬下了7.3億元票房,叫好又叫座的程度堪稱奇迹,因而被稱之為國産動畫崛起之光。伴随着其一夜走紅的,還有片尾字幕裡滾動的近100位投資者名字。據悉,參與《大聖歸來》投資的有89位電影投資人,總計投入780萬元,兌付時預計可以獲得本息約3000萬元。也就是說,在幾個月的等待後,這部電影給89位電影投資人平均每人帶來了高達25萬元的收益。這個回報無疑是讓人眼紅的。
受此影響,已存在多年、原本并不“大衆”的影視投資行業也一夜之間被徹底點燃,迅速崛起,受到諸多投資人的青睐。某網友表示:“我最近和七八個朋友一起合夥投資了一部網絡電影,前陣子已經在愛奇藝播出,反響還不錯,估計當初投資時預計的8個月20%的回報是沒問題的。”第三方的數據也證實了影視投資的火爆。零壹财經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1季度末,我國影視投資平台(含綜合型平台)至少有46家。截至2016年5月31日,全國共上線影視投資項目約1400個。其中,約150個電影中,為劇本征集、演員招募、設備籌集,電影投資的項目約占89%。産品型影視投資累計成功投資3400萬元左右,收益型影視投資約3.6億元,泛電影投資保守估計在10億元以上。

圖片發自簡書App
實際上,《大聖歸來》并非個例,與它同樣有家喻戶曉的大IP和技術為基礎,又有後期的作品口碑發酵做支撐的作品還有年初橫掃各大影院的電影投資——《美人魚》。随着國内娛樂産業的快速爆發,影視行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高質量國産電影如同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許多影視項目都實現了票房、眼球雙豐收。
業内人士表示,“随着經濟的發展,國内消費升級,國内影視行業正處于一個不可多得的黃金投資期。對國外影視的‘審美疲勞’和對國内影視需求的崛起,影視行業作為一個高投入、低風險、高回報的行業,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另一方面,由于普通大衆的閑散資金缺乏足夠的投資渠道,影視投資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必定會遭到持續的熱捧。”

圖片發自簡書App
部分影視投資案例: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89個合夥人共投資780萬元,回報率400%,人均淨賺25萬元。《美人魚》投資額為4.4億元,上映首日該片便取得2.8億元票房,打破了多項華語片記錄,上映96小時破10億元,21天突破31億,目前該片已經突破40億,超出投資額14倍。《戰狼二》投資額為1.5億,上映10天該片取得24.8億票房,27天突破52億元,超出投資額34倍。
有時,“電影投資”的意義不止于錢,有些“不差錢”的影視項目通過電影投資來“籌人”,而電影投資讓那些真正支持他們的粉絲參與進來,間接達到宣傳效果,推動項目的發展。
了解更多最前沿的影視資訊關注公衆“北辰影視去圈” 和“gam55661”有好項目推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