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引起“全民”熱議,大概是因為那一地雞毛的家庭瑣事,切中了我們每個人的神經。
劇中,蘇家兩代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夫妻之間,各種矛盾,人物性格鮮明,還沒播出多久,人設就被貼上了标簽。
自私懦弱、沒擔當的蘇父;強勢霸道、重男輕女的蘇母;好打腫臉充胖子的老大蘇明哲;啃老、不上進的老二蘇明成;敏感獨立的老三蘇明玉。講理的大嫂吳非,懂事的二嫂朱麗。
而最精彩的,是通過這些人設所表現出來的真實的人性。
像一道光,照得我們無處可逃。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
人,遇别人事兒的時候,都能冷靜理智頭頭是道,犯到自個兒身上時,各種跳腳。
明成打明玉被抓,老婆朱麗首先關心的是怎麼把人撈出來,不是明玉傷勢如何。

圖片發自簡書App
評論說她沒人性,人設崩塌。
可細想下,連親哥哥都毫無感情的妹妹,她對明玉又何來的感情?
平時交往少不說,他倆結婚時明玉也沒來。簡直都成路人了。更何況,這個妹妹平時也不好相與。因為她,自己當衆出醜,還差點丢了工作。此仇不大麼?
就親疏而論,出現這樣的事,感情上,她當然第一關心的是自己的丈夫。
無非是,她亂了方寸,這個時候,首先應該了解的是明玉的傷勢,這個直接影響到他丈夫打人的定性問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朱麗的父母,疼愛自己的獨生女,出了這事,當然幫着女兒求情。
雖然心裡頭覺得明成打女人,打得還是自己的親妹妹這事兒混蛋,但到底是請明玉看在兄妹的情分上放人。
後來,因為要給蘇大強買房子,首付不夠,朱麗問明玉借錢,蘇明強得知後,認為朱麗這麼做是讓他難堪,兩人吵起來,明成打了朱麗一巴掌。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下,朱麗的父母怒了。揭竿而起!
打人,輪到自己女兒身上,即使是小小的一巴掌,那也不是堅決不能容忍的。
丈母娘直接要求:離婚!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個時候他們全然忘了被打的住院的明玉,當時他們是怎麼要求她慷慨放下恩怨的。
老爹蘇大強起先住明成家,明成老是被明哲教訓說沒照顧好老爹,明成一句怼回去:“你照顧一個試試?”
後來倆兄弟陪着老爹搬新家,逛市場,買電器,老爹要這要那敲竹杠,不過半天,明哲也受不了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二
人,遇到麻煩時,首先都是怨天尤人,從來不會反省自己。
老爹蘇大強。
女兒蘇明玉指責老爹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和義務,蘇大強說那都是你媽的錯,她太強勢。
老大蘇明哲。
母親去世時,弟妹不在身邊,他埋怨弟妹沒有盡到子女的本分。
老爹吃壞了肚子,食物中毒,他埋怨弟弟弟媳沒有照顧好。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提出給老爹買房,房款全由自己承擔,老婆不同意,表示經濟壓力太大,他埋怨老婆不理解他的孝心。
他的口頭禅是:“真是太讓我失望了。”
老二蘇明成。
老婆怪他啃老,他說那是他媽自願。
老大怪他啃老,他說啃老也是本事。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老大明哲要給老爹買房,本來托付他幫着賣老宅、看新房,後來老大不讓他插手這事了,他認為肯定是老爹或者明玉在老大面前說了自己壞話。
他從來不覺得是自己想算計賣老宅的錢搞投資讓哥哥擔心讓老爹恐懼。
原著中,明成賣車,要搞投資,朱麗一氣之下要求分賣車款,他覺得肯定是明玉讓朱麗受了氣,朱麗拿自己撒氣,才讓自己的投資款打了水漂,這明玉就是他的克星,于是一怒之下,氣勢洶洶跑去打人。
埋怨别人,開脫自己,是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我們每個人身上,又何嘗沒有?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
人,都好面子。面子大于裡子。
這部劇中最好面子的就是老大蘇明哲。
明明失業了,沒有能力接父親到美國養老,偏偏不肯說出實情,誇下海口,結果,老婆強烈反對,老爹空歡喜一場,老二跳腳,老大裡外不是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可不是嗎?美國名校畢業!在美國!世人眼中的佼佼者啊。多了不起!怎麼能說自己失業了呢?丢死人了。再怎麼樣,也要打落牙齒和血吞。
要不然,老爹會擔心,會生氣,白培養了你!
兄弟姐妹、大叔大嬸、同學朋友各路白眼鄙視,細細碎碎。
就是喝西北風,也得撐下去不是?
這好不容易有了工作,漲了薪資,老大的自信心又回來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錢還沒掙到手,就信誓旦旦要給老爹買房。不顧自己美國壓着房貸、稚子尚幼、夫妻倆即将兩地分居,硬生生将兩居室包攬成三居室,還不讓老二出錢。
誰讓他是老大,是家裡最有出息的孩子呢?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老爹蘇大強在簽證辦下來、有望去美國之前,樂颠颠的請了老同事們吃飯,誇自己的孩子如何出息如何孝順,挑逗各種羨慕嫉妒恨。
感覺面子上倍兒有光。
過去在單位受的窩囊氣,如今一下找回了場子,揚眉又吐氣。
人從來沒有勇氣承認自己的失敗或者無能,不是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
人,都覺得家裡人,怎麼着都行,殊不知家庭關系其實也是人際關系,需要經營。
蘇母重男輕女,為兒子擠壓女兒的生存資源,所以,蘇母去世後,女兒明玉雖然出錢出力,卻并沒有多少悲傷。
兒女打架,蘇母總是偏袒兒子,導緻明成三十多歲了還敢對妹妹動拳頭,不把妹妹當回事兒。
妹妹則直接報警抓人。
明成打明玉被抓,親家朱麗的父母請蘇大強出面,找明玉求情。
蘇大強隻想當縮頭烏龜,翻來覆去就是:“我去了她也不聽我的呀。”
的确,蘇大強三十多年來一直被老婆壓制,從未真正當過一個父親。
蘇母去世後,蘇大強為了存折裡區區四萬塊錢日不能安、夜不能寐。生怕明成搶了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因為蘇母在世的時候,經常貼補明成,明成從來不還。
蘇大強成了驚弓之鳥。
他賴在明成家,各種折騰,是為讨債。
不僅僅是金錢的債,還有一輩子被老婆兒子奪走的家庭溫暖的債。
後來,蘇大強要搬新家時,明成兩夫妻相擁而泣。
蘇明哲要給老爹買房子,打算一次性付清房款,希望老婆吳非把家裡僅剩的存款全部貢獻出來,完全不顧老婆一人帶着孩子在美國的艱難。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吳非氣極,撂下一句:“我為什麼總不能指望我先生給我好日子過?”
她開始覺得靠男人靠不住,得靠自己,得有點事業了。
蘇明成賣車、借錢搞投資,老婆朱麗不同意,他就先斬後奏。
朱麗開始對明成的欺騙、自私感到心涼。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相互的,至親如父母子女,又何嘗不是如此。
父慈、子孝,這中間,從來都不是單向的行為。
父母不慈,便不能指望子女沒有怨言;子女不孝,便不能指望父母無條件包容。
兄弟姐妹、夫妻之間,又哪一個不是如此?
齊家,豈是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