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的話】

提筆不知從何說起,心裡像有千言萬語、萬語千言,但在紙上卻連一個字兒都寫不出,劇裡那些濃郁的感情如有實質,在胸口處升騰、翻湧,由下徹上、由上徹下,這種感覺可真是——久違了啊!

上次因為一個作品産生這麼大的情感波動,大概是好幾年看狄更斯的《大衛.科波菲爾》或者《哈利波特》的完結篇,哈哈,我自己也記不清了,再之前可能是小時候讀《三國演義》、《水浒傳》,巴爾紮克的《高老頭》。

一部作品可以用謀局布篇的各種技巧來評判,但于我而言,好的作品不僅如此,還要用心,嘔心瀝血可不是說說而已,創作不僅需要時間、精力、邏輯、思考,還需要全身心的感情、無比的專注、精益求精的完美。讀者就像是一個探索者,在漆黑的夜裡前行,循着作者留下的線索,抽絲剝繭,明白作者真正想要表達的意圖。偉大的創作者可能會離世,但他們的靈魂卻永遠地駐足在作品上,每走近一步都讓人歎為觀止。哎呀,這世上怎麼會有這麼寬廣/偉大/溫柔/堅毅/正直/清白…的靈魂呢?

我對韓劇沒有偏見,一切形式的藝術創作都是創作,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内核。當然可以是文字、音樂、畫作,也可以是電影、電視劇,沒有誰比誰更高貴,大家都有屬于自己的表現形式。

如果拿詩詞來作比,電影更像是絕句,五言或七言。我一直愛它們的幹脆利落以及意味深遠,“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短短二十個字,卻足以讓人産生無限的遐思,簡單幹淨、餘味悠長;電視劇呢,就更像是宋詞,宋詞有的有一阙、兩阙,我們比較熟悉兩阙的。有的也比較長,有三段、四段,叫三疊、四疊。“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霭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種綿密的情感體驗,何以在最後的“良辰好景虛設”處達到高潮,緣自前面的鋪陳引導。電視劇就有這種好處,不動聲色的準備,一點一滴,潤物無聲的傾訴。

我們很多時候覺得電視劇不如電影藝術成就高,大概是因為粗制濫造的緣故,因為編劇覺得有大量的篇幅可以揮霍,所以劇情總會拖沓,但并不一定電視劇就一定不如電影,就如同無法說宋詞不如唐詩般。

我想說,《請回答1988》的編劇一定非常用心,因為隻看一遍,真的好多地方都看不懂,有太多的細節值得商榷和探索,而且全篇20集除了最後幾集的節奏有點問題(有點為了結束而進行的倉促),其他地方真是沒有一點累贅的感覺。難得難得!


...

【那些讓人淚流滿面的溫情時刻】

我不知其他人看了這劇作何感覺,我是有種越看越認真的感覺,從最開始的無聊時光的消遣敷衍升級到後面走火入魔的喜歡。看到歡喜處,能讓人笑到背氣兒,看到感動處,也能讓人泣不成聲,歡喜有時,悲傷有時,感動有時,遺憾有時,溫暖有時,無奈有時,就像是你我的人生,苦辣酸甜,冷暖自知。2017年的春天,能夠跟德善一起重溫首爾雙門洞的溫情時刻,真是幸運呢。

我們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一般電視劇裡面是有配角的,但是人生沒有配角。

不管是大叔、大媽、男孩子、女孩子、姐姐、弟弟、妹妹、學霸、學渣、富人、窮人,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裡的主角,就像1988裡面一樣。我喜歡貌似是主角的德善、阿澤、正煥,但我也喜歡寶拉姐姐、喜歡正峰歐巴,甚至是喜歡碎碎念的三個大嬸,喜歡有些邋遢的四個大叔,因為他們每個每個都是那麼豐滿的人物形象,他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向我們一樣哭、笑,也像我們一樣努力上進,處理生活裡的種種困難,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有一顆熱愛生活的溫柔的心。

以至于在看到某些畫面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的聯系到自己,想到那記憶裡一桌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想到父母溫暖的懷抱,想到跟弟弟打鬧的歡樂時光,想到朋友的貼心安慰,想到秉燭夜談的青澀年代…那是德善、阿澤、正煥、善宇、正龍的青春時光,也是我的青春時光。

不管我們平凡還是不平凡,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每個人都要不斷地成長

小孩子要成長,大人也要成長;平凡人要克服困難,天才也要克服困難。生活何曾饒過誰,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德善作為有時候被忽略的二女兒,在愛情裡要學會主動;阿澤作為天才圍棋少年,要學會接受失敗;正煥作為金家貼心的二女兒,不僅要在意别人的感受,也要更果斷,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正峰歐巴不僅要滿足豹子女士考上大學的需求,也要想着實現自己的夢想;寶拉姐姐不僅要做家裡榜樣的大女兒,也要學會跟父母溝通、撒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命題,發現它,試着改變它。

父母也不是天生就會做父母,他們也要成長。現在想來,小的時候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是因為有很多話我從來沒有說出口啊,沒有誰理所應當的該猜到你的心思,有些話不說出來别人怎麼知道呢?現在長大了,才知道,有時候不止要父母來理解我們,我們也要試着理解父母,他們曾經經曆的一些事對于他們的想法有很多局限,問題裡彼此不理解是正常的,所以,所有的關系裡都是相互成長。任何不對等的付出都難以維持長久吧,即便是血濃于水也不例外。


...

尋找自己的夢想

每個人都會有适合自己做的事情,都有自己的特質,為了獲得他人的喜歡而委屈自己,往往不能獲得别人的喜歡,讓自己也會很難過。就像金社長(阿一古,金社長,這個梗可以笑好久好久)對正峰歐巴說的,上學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隻要能認真的活下去,也可以很幸福。(不要誤解這裡的話,如果不能堅定的明白自己在某個領域非常有天賦,好好讀書而不荒廢時光才是正确的選擇)這樣的事情說起來輕而易舉,但是做起來真的很難。

夢想被很多綜藝節目說的爛俗,但實際上每個人活下去總得有點什麼信仰,就算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總還有對家庭的責任。就像東日大叔對德善說的:“阿爸的夢想就是我的三個孩子都健健康康的,這就是阿爸的夢想”。唉,一想起這一幕,又淚目了。

那些讓人淚流滿面的溫情時刻

莫泊桑說:“有時,我可能脆弱的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卻發現自己咬着牙走了很長一段路”。

很多讓人淚流滿面的瞬間不一定是呼天搶地的說我愛你、我喜歡你,而是隐藏在某個小細節、某個小契機裡。很多深厚的感情就像靜河流水,輕易不起波瀾,也不知深淺幾許,但是等我們去真正直視它的時候,才發現其深不可測。

就像德善奶奶去世時,幾兄弟的抱頭痛哭;就像寶拉要被警察抓走時,媽媽的雨中辯白;就像善英母親就算自己沒什麼錢,卻還要給女兒省出來一點;就像阿澤爸爸在聽說阿澤出事的時候,徒手開鎖,急的不成樣子;就像正煥對德善默默的付出,默默的守候;就像德善發現姐姐的考試院房間小的不行,扭過頭來的抱怨心疼;就像寶拉和爸爸在結婚時候寫給彼此的信…這些情節在劇裡簡直不要太多,數都數不完。

可就算是看到淚流滿面,卻越發喜歡。因為它真的會讓心裡暖暖的,一想起自己的父母朋友可能也會對我那樣默默的付出過,就真的會從心底生發出一股力量。


...

送你一顆溫柔的心

佛講八苦:“生、老、病、死、愛别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人這一生,可真是苦啊。可是一看這樣的劇,就怎麼也怨恨不起來了。

這世上的親情、友情、愛情就像是絲線把人緊緊的纏在命運裡,有情衆生就這樣被這些感情蠱惑着,心甘情願的一世又一世的受苦。

可在苦裡又生出歡喜,在歡喜裡又生出苦惱。就這樣一環扣着一環,鬧到最後也鬧不清楚了。

Wuli親故啊,古人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逐利去”,可是隻是這樣淡漠的清醒着理智着,未免涼薄。願你有一顆溫柔的心,敏感的感受身邊親人朋友的體貼關心,也送出你獨特的體貼關心,縱然被湮沒在柴米油鹽的瑣碎裡,縱然被無情的時光歲月吞噬泯滅,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