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寫關于熬夜的文章,想到了當年一部風靡全國的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昨日看最新一期的《我就是演員》,時隔多年,李立群和徐峥這兩對戲中的父子重新在舞台上相聚,他們又提及了當年這個電視劇。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記憶,而春光就是我們九零後的童年記憶。雖然如今看來這部仙俠劇有些無厘頭,但其中的感情卻是真摯的很。
我不免開始懷念了,那些童年的觀劇記憶。
1。
《春光燦爛豬八戒》
豆瓣評分7.4

春光燦爛豬八戒
徐峥和陶虹的定情之作,向我們展示了一場令人感動的豬龍戀, 本劇以“戲說豬八戒”為題材,分為四個單元:八大戒、天崩地裂愛死你、三戲孫悟空、驚天動地搶新娘,講述了豬八戒的成仙經過、同嫦娥、悟空的淵源,與小龍女難以相守的結局。
裡面的很多東西現在看來也有趣的很,小龍女的龍角,八戒的豬臉,
還記得大結局小龍女化作泉眼後讓自己的化身陪豬哥哥看最後一場煙花的畫面,他們牽着手訴說着自己對彼此的愛。可小龍女還是消失了,豬八戒最後保持着牽手的姿态,對着天空說“龍妹妹,我會笑。”
劇裡的主題曲好春光依舊為很多春光粉所熱愛,好春光不如夢一場。但最後的插曲卷睫盼卻被工作人員誤删了,随着09年主唱的逝世這世間再無完整版,也着實是一件惋惜的事。
這是一部魔幻現實主義大片,在中國電視劇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2。
《歡天喜地七仙女》
上映日期:2005年

春光燦爛豬八戒
該劇為魔幻神話劇,以《天仙配》與《搜神記》的故事背景與記載為基本架構,講述了七位仙女下凡與人間凡人相戀最後在一起的愛情故事。
倒黴的地仙“掃帚星”、愛好發明的魚日、不苟言笑的食神、性格各異的七仙女,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性格特色。特别是那個小娃娃“陰蝕王”,不知道是多少人的童年陰影。
這部劇可謂是引領了當時的時尚潮流,七仙女的“靈石”吸引着無數小姑娘為之癡迷,成了當時熱賣的商品。七仙女們的服飾具有超越時代的流行性,露臍裝、一字肩、抹胸裙、大長靴,配上過度妖豔的妝容,迷倒了一群小女孩。
雖然如今看來,裡面閃閃發光的特效像極了五毛特效,不過這仍不能阻擋孩子們對這部劇的熱愛,大團圓的結局也算是比較圓滿。追這部劇的時候我還在上小學,當時每天都會跟女同學讨論劇情,争論裡面最漂亮的女生到底是紅兒、橙兒、黃兒、綠兒、青兒、藍兒、紫兒。
我讨厭橙兒,因為她最初是最循規蹈矩聽媽媽話的那一個,幹涉其他姐妹的愛情,而我讨厭這樣的乖乖女人設,不過最後她跟黑鷹在一起的時候,我也稍稍黑轉粉了一些吧。
3。
《仙劍奇俠傳一》
上映日期:2005年

仙劍奇俠傳一
一段唏噓的愛情故事,一個永恒的記憶,穿越時空,觸動靈魂。 李逍遙,小漁村中的店小二。人如其名,自在逍遙,普天之下皆是他的耍物。
一段機緣巧合,相逢隐居仙島躲避追殺的南诏公主趙靈兒,因一面之緣,永結連理。 逍遙護送靈兒回苗疆尋母,一番誤闖,半路上殺出了刁蠻千金林月如。 從此,三人的命運緊緊相系,再不分開。
故事的結局令人唏噓。阿奴和唐钰變成了比翼鳥,鎖妖塔裡月如為救靈兒而死,靈兒身為女娲後人與水魔獸同歸于盡。最後隻剩下了李逍遙和女兒。
當時看電視劇的時候,一直在想李逍遙愛的人到底是誰,坦白來說,我站靈兒。可現在再回過頭去看,他對月如并非沒有感情,不然也不會給自己的女兒起名李憶如,李逍遙記着林月如。
如今再看這部劇中的演員,彭于晏終于大火,劉亦菲依舊仙女,胡歌仍是單身着。
時光匆匆過,我們也從小孩子變成了快要二字開頭的大人。
最抓不住的,就是時間。
4。
《西遊記後傳》
上映日期:2001年

西遊記後傳
西遊記後傳講述的是師徒四人自西天歸來後發生的事情。三百年後,佛祖圓寂之時,天地突生異變。魔教教頭無天突然降臨到現場,占領要地靈山,自封為“無天佛祖”。且告知衆妖:33年後,如來會借助轉世靈童回歸,集齊17顆舍利子,再次重返三界。而他們的目标就是奪得這17顆舍利子,進而殺死轉世靈童,稱霸三界。
故事就從師徒四人保護轉世佛祖喬靈兒開始。在這個故事裡,唐僧也會武功,再也不複原著裡的柔弱、慈悲。佛祖下界之後,也不再杜絕七情六欲,而是同凡間女子談戀愛。
從武打動作來看,這部片子動作重複率極高,而且有些僵硬,神韻缺少了一些,有一些增加集數的嫌疑。它的特技也算是五毛了(好像那個時期的特技都這樣。)
關于愛情,好像每一部片子裡都離不開愛情線。劇裡喜歡喬靈兒的人有白蓮花、碧遊、龜靈聖母、五真,而靈兒喜歡的,大概就是蓮花和碧遊了吧,至于更愛哪一個,劇中靈兒自己做了解答:我的妻子是白蓮花,可她已經死了,我愛的人是東華山碧遊仙子。
三世情緣三世盡,當靈兒再變為佛祖的時候,不知道還會不會記得那兩個姑娘。
它的主題曲裡有一句話我一直記着:“我欲成仙,快樂無邊”,可是成了仙,就真的快樂嗎?
未必是這樣。
最後
其實,小時候看的仙俠劇有很多,寶蓮燈、魔幻手機、搜神傳、封神演義等等,可能很多劇情現在都已經不記得了,但那個時候追劇的心情卻很難忘掉。
感情跟着劇情走,我們為劇裡人物的命運擔憂,害怕看見悲傷的結局,害怕有情人難以成眷屬。在那個不懂愛情的年紀,我們依舊會被劇裡的感情動容。
如今再重溫這些劇的時候,會嘲笑它的五毛特效和渣到爆的畫質,但是起碼每一段故事都是不一樣的,都體現着不同編劇的智慧
不像現在各種粗制濫造的劇充斥着熒屏,優質原創劇本少的可憐,各種小說改編,各種雷同和跟風。
老劇有老劇恒久的魅力。會讓人銘記。如果大家有時間,就再去重溫一下你喜歡的老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