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之時,方顯真心本色
R君說
“To the world, you may be one person,
but to one person, you may be the world.
對于廣漠蒼茫的世界,
你不過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
然而,對某一個特定的人來說,
你就是他/她的全部世界......”
(查爾斯.狄更斯《雙城記》)

“小行星撞地球,帶來世界末日”這樣的題材,每2-3年都會被好萊塢拿來炒一炒,并且常常還會撞個車......比如1998年,《天地大沖撞》(Deep Impact)和邁克貝那部著名的《絕世天劫》(Armageddon),就同時選了“彗星撞地球”這樣的故事......
今年這部本月20日即将登陸中國院線的《末日逃生》(Greenland),用的也是“彗星毀滅地球”的故事,并且,故事似乎比過去要悲觀的多......因為最後我們要面臨的可不是一個小範圍的撞擊事件,而是地球75%的生物瀕臨滅絕的行星滅絕性災難,并且電影從頭到尾,可不像過去的災難片那樣,還有一絲絲想象出來的抗争機會.......
所以,這大概也是這部新的災難片特别的地方,這竟然不是一部視覺特效災難片! 以緻豆瓣上有不少觀衆特别對此不滿.......

這可真是冤枉了對電影的理解。就算是災難電影,《2012》裡的主線依然是勇敢的父愛,而斯皮爾伯格的《世界大戰》其實真的也沒有太多的視覺特效,而是把故事完全集中在阿湯哥一路帶着女兒在危難中逃生的曆程.......
人文意義從來才是藝術作品的核心。
如果從這點來說,R君的感受确實和部分觀衆的觀感評論一樣,在這部《末日逃生》2個小時的故事中,的确不止一次有被感染到情緒.......
實際上,與其說這是一部末世災難片,不如說是描繪了末日來臨時人性面臨危機時自然流露出來的真善美和假醜惡,責任感,勇氣和寬恕。
甚至,這部作品在某種意義上,對人們在面對大型危機時,學習如何小心應對和生存倒具有非常現實的參考價值。當然,也值得讓人更仔細去思考和體會家庭關系.......
低調隐忍的亂世生存之道

其實,我們大多人對身邊的關系,特别是社會關系,都存在着很大的誤判。
比如,發現平時看起來無話不談,真心相對的朋友,真的碰上利益沖突時,突然翻臉比翻書還快.......
其實孔子早就在《論語.季氏》裡說過:“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這樣的哲理,其實跟你所處的階層無關。哪怕是财富相當的社會關系,當發現存在利益分配不均時,嫉妒乃至憎恨等等情緒會自然在處于下風的群體中滋生。

作為建築工程師的Jeff,本來也和大家一樣的普通群體,但是因為他持有特殊技能,所以被選上了成為有資格進入避難所的特殊人群之一。這突乎其來的待遇對Jeff一家當然是好事,但是卻徹底讓他變成了一個“特權群體”,從此不再普通,也拉開了他這一路艱難曆程的序幕........
本來相聚在他家慶祝小孩生日的鄰居們立刻改變了看他的眼神,認為他不帶着大家一起,單獨逃命的特權是卑劣的行為.......而他和妻女失散後,一路上都各自碰上了要搶奪他們手上那根象征着這份特權的腕帶的人,都是想着可以奪取這份特權來保全自己性命。
且不說真的奪去了這個腕帶其實毫無作用,即便有用,就那麼一根腕帶又能救得了幾個人?
但是搶的人似乎都沒有像樣的理智和邏輯。實際上,擾亂他們心智的就是對于不公待遇的不甘和仇恨。

所以在基地,大家都失去理智般的沖破機場防禦圍欄,最後引發大火和爆炸,誰都無法幸免,這何嘗不是一種失敗者破壞成功者成就,用同歸于盡的方式來維持他們心裡平衡的方式?
但是其實這樣的社會不公是沒有辦法避免的。破壞别人的特權常常除了把自己也搭進去,連最後一點點希望都破壞掉以外,啥也得不到。
實際上,無論是Jeff,還是Allison帶着兒子,他們一路上碰上的問題都是因為太外露自己的特權,結果招緻了很多不甘的仇恨和麻煩.......如果他們更加低調一點,不要那麼輕易相信别人,話說的太多,很多問題早都可以避免了。這就跟财富外露引來殺身之禍是一個道理。
所以,如果發生亂世,而你有幸有機會享受特權,或者其實也沒有什麼特權,隻是有了一些自己生存的獨有便利,那麼要記得的第一件事,就是這種不公外露隻會帶來仇恨和麻煩,所以閉上嘴,藏起自己的外露特權,隻在關鍵時候拿出來用,這才是亂世情況下保護自己生存的最好辦法。
一室不治,何以天下安國?

有觀衆抨擊這部電影是“出軌丈夫的反省之旅”,表面上倒也有些貼切.......
隻不過,人和社會都是相當複雜的東西。如果你真的抛開一些既定的偏見,從頭到尾,你不覺得Jeff是一個相當有責任感,真正可靠和值得信賴的男人麼?
其實正因為電影從一開始,就設定了Jeff是個“犯了錯的男人”,并且面臨着嚴重的家庭危機,反而讓這一路的曆程顯得更有沖擊力,也更真實。
Jeff在這一路上,從來沒有想着要抛開自己的家庭,單獨去求生。(實際上,他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最初在空軍基地,他如果不要求下飛機,他可能很早就已經在避難所了) 當然,你可以說他主要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但是無論如何,他在任何情況下,都沒有把Allison單獨抛下,即便他們其實在這之前,都已經形同陌路。

實際上,責任感才可能是一個人最重要和優秀的本質。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把自己身上背負的責任看得比自己的利益和生命更加重要,那這個人多數是靠譜的,值得托付和信賴的。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正因為人是相當複雜的生物,其實世上本沒有完美的人,因此學會判斷人最重要的本質,并且選擇為重要的伴侶和合作夥伴,才是最最重要的事情。
天性涼薄,對任何事物都把自我感受、利益和訴求放在前面的人,其實終究很難作為夥伴走到終點。

如果經常看好萊塢作品,你會發現其實很多災難片中,都會設定這樣的父母努力保護子女的過程。這其中既有保護弱小、救助環境的社會責任感,也更強調了對家庭和家庭成員的責任感。
不幸的是,這種設定今天在我們國内,卻往往不能形成那麼強大的觀衆共鳴。在R君看來,一方面是中國觀衆生活環境與北美的差異,從而對很多電影中生活細節的描繪沒有感知和共鳴;而另外一方面,也和現在我們社會過于強調商業價值觀和成功學,越來越忽略了很多本質性的人文精神的社會氛圍有相當大的關系。
其實這正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本質(原文應該是清代散文《習慣說》中“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安國為?”)如果一個人對自己和家庭的責任都毫不在意,怎麼能指望他能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呢?

特别諷刺的一點,本作在全球的海報都是強調一家三口在一起作為主要視覺要素,就在中國,用了一個彗星撞地球的視覺圖片.......難道真的商業票房要勝過文藝作品的内涵本身嗎?
所以,與其說《末日逃生》是一部災難商業片,不如說這是一部教育片,隻不過在末世的故事背景設定下,更能顯示出一些人文價值觀的重要性。當然,也順帶讓大家思考一下,如果碰上危機,應該做什麼樣的處理和安排也許才能更好的規避風險。
R君,2020年11月16日,于上海。
全文完,如果覺得還行,點個“贊”和“在看”支持一下吧!謝謝啰!
财貓電影
兵無常勢,水無定形

部分近期好萊塢電影影評:
92屆奧斯卡專題影評:
91屆奧斯卡專題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