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欣賞了兩部題材相同的影視片——本傑明巴頓奇事》和《澄和堇》,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

本傑明巴頓奇事也俗稱返老還童,講述了男主從一個老人變成孩童的逆生長故事,大神們創造了一個人人都向往的時空。如果時空倒流,你該如何面對?現在的你,是否目之所及,皆為遺憾。人們常常安慰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世間道理總是互相矛盾,不過人生若無悔,那該多無趣,本傑明的外表是與衆不同的,與衆不同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着孤獨,身在養老院中,這裡的人都無憂無慮因為他們随時都迎接着死神的到來,當下的生活順其自然,可親眼目睹一個個好友的離世,對于當事人來說着是殘忍。他在正常人的生活方面可以說是一片空白,可他還是向往着那與他格格不入的外界,所以他出去了,孤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懼怕孤獨,而我們終究是孤獨的,因為我們各不相同。

接下來的每一階段,他都過的無比充實,在他慢慢由老年變為青年,而戀人由花季步入中年,時空的交錯終于讓他們有過一段美好的日子,大多數人順其自然的日子,卻是他們的轉瞬即逝的幸福歲月。本傑明正直,善良,隐忍克制,所以在他可以擁有戴西卻因自己的醜陋而放手,在初遇十多年後的女兒,并不說破自己這個有着可以當女兒男友臉龐的父親,即使愛人年老色衰,他也好不嫌棄地愛他始終如一。人們常常以一個人的外貌來斷定一個人的好壞,而不會去了解他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所以這時你隻有不斷的往前走,才能像男主那樣不顧異樣眼光探索以後的生活。在這過程中永遠不要質疑自己為時已晚,隻要你還在路上。

戴西的老年,就是本傑明的幼年,看着昔日的戀人忘卻自己的名字直到死在懷中,此時嬰孩般的形态在所有人的眼裡第一次顯得微不足道,重要的是,他走了。可大千事物本該如此,超出物理規律的始終會以自然的形态散去,即使“本末倒置"。如電影開頭般,本傑明目睹教自己鋼琴的老奶奶去世,這個異于常人的人也避免不了出死亡的來臨。正是因為那些美好人事的失去。我們才知道他們于自身而言有多重要,美好的回憶也都是逝去的生命。

相比于巴頓奇事的引人入勝,澄和堇的娓娓道來或許會讓我們感到另一種美好。如月澄回到了45年以前,變成了人人羨慕的二十歲模樣。已經比周圍人有幾十年曆史印記的她,因家族的困難而放棄了自己的美好人生。即是外表是年輕的樣子,内心無力如六十歲又有什麼用呢?青春多麼地短暫和珍稀。學有所成然後體驗一段美好感情是大多數女生的理想人生階段,隻有拼盡權利才不負在别人看來求之不得的青春歲月。

祝願所有女生,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