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諾蘭活得足夠久,豆瓣Top250都就被他承包了。

來自豆瓣《星際穿越》條目上,贊數最高的一條評論,如今成為了流傳已廣的一條“諾吹金句”。

...

影迷之所以這麼吹,是因為諾蘭從1998年到2017年的10部電影長片作品中,有7部都進入到了豆瓣Top250榜單。

分别是:

8.9分,第239名《追随》;

8.6分,第167名《記憶碎片》;

8.8分,第118名《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

8.9分,第78名《緻命魔術》;

9.2分,第26名《蝙蝠俠:黑暗騎士》;

9.3分,第19名《星際穿越》;

9.3分,第9名《盜夢空間》。

《追随》的分數要比《記憶碎片》高,但排名卻要低很多,大概是因為評價人數的關系。

前者評價人數是13萬人,後者則是43萬。

...

...

而同為9.3分的《盜夢空間》排名要比《星際穿越》高,同時評價人數也更多。

可見,評價人數是豆瓣Top250榜單的一個考量指标。

評價人數是很重要的一環,這點後面會談到。

總之不可否認,諾蘭是上榜作品數量最多的導演。

但他隻是之一。

...

如果隻有諾蘭能有無限壽命,其他導演都不能。

那麼諾蘭确實有着承包豆瓣Top250的可能性。

隻是,為什麼隻能一個諾蘭有無限壽命呢?

反正都是假設,多幾個名額不香嗎?

畢竟和諾蘭上榜作品數量一樣多的,還有兩位。

...

一位是宮崎駿,他也有七部作品進入到了豆瓣Top250。

8.6分,第194名《魔女宅急便》;

8.9分,第139名《風之谷》;

8.9分,第100名《幽靈公主》;

9.1分,第41名《哈爾的移動城堡》;

9.1分,第39名《天空之城》;

9.2分,第21名《龍貓》;

9.4分,第7名《千與千尋》。

比起諾蘭,宮崎駿的作品分數整體更高,排名也更靠前,而且他執導的電影長片總數隻比諾蘭多一部而已。

可以說,他才是真正的“豆瓣Top250之王”。

如果他老人家真的可以無限複出,豆瓣Top250豈不是要被動畫片承包了。

...

(原圖作者:Jenna Smith)

另一位是斯皮爾伯格,在《頭号玩家》上榜之後,他的豆瓣Top250作品也多達7部。

8.6分,第249名《E.T. 外星人》;

8.6分,第196名《人工智能》;

8.7分,第156名《頭号玩家》;

8.8分,第128名《幸福終點站》;

9.0分,第70名《拯救大兵瑞恩》;

9.0分,第60名《貓鼠遊戲》;

9.5分,第8名《辛德勒的名單》。

作為改變世界電影潮流的導演之一,斯皮爾伯格的作品可謂是家喻戶曉,有量又有質的他,自然有着媲美諾蘭和宮崎駿的資本。

...

豆瓣是一個中國網站,中國的導演自然能夠得到更高的評分。

僅次于諾蘭、斯皮爾伯格、宮崎駿的,隻有王家衛和李安。

他們分别都有5部電影上榜。

王家衛依靠的是1990年到2000年間的幾部巅峰之作,片名都是四個字。

8.5分,第215名《阿飛正傳》;

8.6分,第171名《花樣年華》;

8.6分,第166名《東邪西毒》;

8.7分,第104名《重慶森林》;

8.9分,第83名《春光乍洩》。

李安無論是類型還是語言都多元很多,還包括了2010年代的作品,不愧是國際大導演。

8.4分,第223名《色,戒》;

8.9分,第147名《喜宴》;

8.8分,第96名《斷背山》;

9.1分,第60名《飲食男女》;

9.1分,第35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李安進入前100名的作品有三部,王家衛隻有一部;

李安的9分作品有兩部,而王家衛一部都沒有。

很直觀的,李安在豆瓣上要比王家衛稍強一些。

得出這個結果,并不一定是因為李安百分之百比王家衛出色,更主要的原因應該是,兩人的風格問題。

豆瓣是一個大衆評分網站。就算是不懂電影的人,隻要不被認定為惡意刷分,提交的評分也一樣有效。

李安的風格更加通俗易懂,他是一個喜歡把故事講清楚的導演。

在品質相近的情況下,更多人能看懂李安的電影,能被李安鼓勵、感動,李安獲得的好評自然會更多一些。

...

李安的5部豆瓣Top250作品評價人數加起來是266萬人,王家衛是220萬;如果各自去掉最多人評價的一部,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101萬人,王家衛《重慶森林》56萬,兩者的評價總人數都是165萬上下。可以看出,李安這邊多出來的人,主要集中在《少年派》這部在2010年代大熱的電影,而評分網站是在這個時期之後才興起的。

這也說明,其實去翻他們兩人的經典作品并提交評價的豆瓣網友,人數差異不大。

在雙方觀影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王家衛的分數要稍微低一些,主要原因之一是他的個人風格要比李安更加強烈,晦澀難懂的電影語言并非人人都有耐心去品味。

随随便便,就可以找出關于王家衛電影看不懂的“差評”。

...

到了隻有專業影評人才能打分的國外網站Metacritic,王家衛5部的豆瓣Top250作品則要比李安的高分。

王家衛的最高分高達96,最低分69;

李安的最高分87,最低分61,而且還有早期的兩部電影沒有評分。

...

比王家衛、李安要少一兩部的三位導演,都是極具個人風格的。

從沒拍過爛片的大衛·芬奇有四部作品登上豆瓣Top250。

8.7分,第108名《消失的愛人》;

8.8分,第80名《七宗罪》;

8.9分,第65名《本傑明·巴頓奇事》;

9.0分,第48名《搏擊俱樂部》;

他主要擅長懸疑向的題材,不過由于其叙事節奏普遍緩慢,他的影迷群體要比同樣已經拍了10部長片的諾蘭要小一些。

...

姜文和昆汀兩個鬼才都有三部電影上榜。

姜文一共隻拍了6部電影,上榜率高達50%。

8.8分,第102名《陽光燦爛的日子》;

8.8分,第67名《讓子彈飛》;

9.2分,第38名《鬼子來了》;

...

對于昆汀的影迷來說,昆汀隻有三部,似乎是有點少了。

8.6分,第214名《無恥混蛋》;

8.7分,第150名《被解救的姜戈》;

8.8分,第79名《低俗小說》。

其實昆汀還有一部8.5分的《八惡人》,是有希望沖擊豆瓣Top250的。

排名248位的《發條橙》同樣是8.5分。不過評價人數要比《八惡人》多了10萬。

...

...

上文已經提到過,評價人數是決定一部電影能否殺入Top250的關鍵。

昆汀雖然是享譽國際的超級大導,但由于常常喜歡彰顯個人風格,他的片子也隻能由特定的影迷群體接受。

更多對他的風格不感冒的,就不會對他的新作品感興趣了。

以至于他最新的兩部電影,評價人數都還沒超過20萬人。

《教父》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指環王》導演彼得·傑克遜也有三部電影進入到豆瓣Top250,不過都是單個系列。

當然了,《教父》和《指環王》都是各自類型片中的極緻,提交評價的人數自然會足夠多。

...

所以呢,可以得出的一個結論是,豆瓣Top250榜單,所反映的不僅僅是一部電影的品質,更是一部電影的受歡迎程度。

如果一部電影的評價人數更多,就算分數要稍低,也會排在分數更高的電影前面。

如果一個導演足夠出名,有龐大的粉絲群,他的作品就能夠受到更多的關注。

宮崎駿和斯皮爾伯格都是家喻戶曉,堪稱曆史級别的導演,而且他們的電影大多老少鹹宜,有着極為廣泛的受衆群,因此能夠獲得更多的評價數。

而諾蘭在2008年到2014年間有着驚人的3部現象級電影,電影評分網站正好是崛起之時,大家都趁着新鮮感一擁而上地給諾蘭的電影打分,他可謂是順應時勢,成為了在豆瓣上最受歡迎的導演,幾乎沒有之一。

...

一些更早成名,影壇地位其實比諾蘭要高,作品品質和評分都媲美諾蘭的大神人物,由于在沒有熱點話題驅動的情況下,需要觀衆主動花時間搜索他們的作品觀影,他們進入到豆瓣Top250的作品就少很多了。

“黑幫之王”馬丁·斯科塞斯,竟然隻有一部《禁閉島》入圍,8.8分排名第84位。

《憤怒的公牛》、《好家夥》等真正的影史經典,評分都在8.4以上,卻因為評價人數太少,而沒能入圍。

2019年的《愛爾蘭人》累計了18萬人的評價,獲得8.9分,進榜或許隻是時間問題。

而《憤怒的公牛》、《好家夥》加起來才隻有13萬人的評價,可見現在的熱門電影,比起需要“挖墳”的經典電影,更容易沖進豆瓣Top250。

...

另外一位影壇大佬雷德利·斯科特,他的頂級經典《銀翼殺手》和《異形》都沒進Top250,反倒是《末路狂花》有着9.1分,曾經入圍過,剛剛在5月10日的更新中被刷了下去。

...

還有中國的已故導演楊德昌。

他的段位絕不比王家衛和李安差,但由于他2000年後就沒有新作,去世那一年豆瓣評分還沒有真正興起,他進入到Top250的作品也隻有兩部。

8.8分,第211名《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9.0分,第114名《一一》;

但其實他其他作品的評分并不低。

《獨立時代》和《麻将》兩部姐妹篇,一部8.8分,一部8.6分。

1986年的《恐怖分子》8.8分。

最低分的是長片處女作《光陰的故事》,7.7分。

假設楊德昌能活得久一些,關注他,看懂他的電影的人能多一些,他在豆瓣Top250的作品肯定不比諾蘭他們少。

...

一些比斯皮爾伯格、宮崎駿地位還要高的上古大神,他們的豆瓣Top250作品也并不多。

黑澤明,隻有《七武士》和《羅生門》。

希區柯克,隻有《驚魂記》。

庫布裡克,隻有《2001太空漫遊》和《發條橙》。

排名248位的《發條橙》可能會在不久之後被擠出榜單。

...

基于豆瓣的主要用戶是文藝青年群體,一開始豆瓣電影評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電影愛好者的口味。

于是王家衛、大衛·芬奇這些文藝片導演,比起邁克爾·貝、J·J·艾布拉姆斯這些專職商業片的大導,得到了更高的評價。

随着豆瓣評分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其他群體也逐漸影響着Top250榜單。

近年來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的好片,《超能陸戰隊》、《我不是藥神》、《血戰鋼鋸嶺》,這些商業性偏重的電影也輕松入榜。

...

對于電影的品質好壞,電影界其實一直都有着某一種被廣為接受的說法。

比如《2001太空漫遊》和《銀翼殺手》是最好的科幻片;

《蝙蝠俠:黑暗騎士》是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

《花樣年華》是2000年後最好的亞洲電影;

《教父》是最好的黑幫電影,等等。

...

有人說,時間是檢驗電影的唯一标準。

如果一部電影在百年之後仍然有觀衆,那這就叫做經典。

定義電影高低好壞的榜單有千百種,除了評分網站,還有電影節獎項,各大權威媒體評選的各種榜單。

但一部經典的電影,卻是永恒不變的。

...

豆瓣評分、Top250榜單提供了電影品質的一個參考和推薦,經典卻不會因為沒進到豆瓣Top250而失色。

反而如果豆瓣評分偏離了被廣為接受的标準,豆瓣會逐漸變得失去公信力。

所以與其說豆瓣評分反映一部電影的好壞,不如說豆瓣所反映的是一個群體的審美和電影素養。

想想如果未來的Top250榜單,沒什麼營養的商業片把具有藝術價值的,激發靈魂共鳴的好片都給擠了下去,那隻能說豆瓣評分反映了影迷群體更喜歡更關注商業片,而不能說經典好片過時了,不如新出的現象級大片。

萬一Top250榜單變成了新電影難以入榜,隻有經過時間的沉澱,才有機會進入的話,那麼這個榜單無疑更具有權威性。

與此同時,作為可以說是中國最大影迷群體聚集評分的平台之一,豆瓣Top250所反映的也是中國電影觀衆的觀影水平提升。

若是庫布裡克、希區柯克、黑澤明這些傳奇導演的作品能夠被更多人發現、欣賞的話,某些中國導演又何苦要哭訴,垃圾觀衆太多。

注:

以上豆瓣電影數據統計截止至2020年5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