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回顧了一下《竊聽風雲》,心情五味雜陳。開始說謊的時候,就開始一步步的走向深淵。
一切竊聽中,意外收獲一則情報,某支股票将從0.2元上漲到1.2元,整整翻六倍。面對巨額的誘惑,他們動心了。

梁俊義(劉青雲):搞了兄弟的老婆,一面忍着所愛和兄弟糾纏不清(何其屈辱!),一面瞞着兄弟不敢見光(何其内疚!)。受綁于人情,優柔寡斷近乎婦人之仁。毫無侵略性,不能傷害任何人。後面兄弟想要趁着意外情報想賺一筆,也不敢有任何實際行動。

楊真(古天樂):被家庭負擔逼到焦頭爛額。工作上,級别低卻資曆老,一幅屌樣兒,毫無前途。中年潦倒最是水深火熱,所以他對金錢的态度最分裂。紅着眼睛仇富的是他:“他們随便一賺一千萬,我們辛辛苦苦一個月賺兩萬,不把他們送進監獄我不是人!”而當機會出現時最早暴露貪念,行為最先越軌的也是他:我得了肝癌!

林一祥(吳彥祖):青年才俊,卻被準嶽父指為入錯行:做警察做到頂,薪水還不如在嶽父的财團裡做個低級員工。這樣的質疑,絕非隻是經濟能力的上的質疑,乃至是對一個人存在價值的質疑:你以為的事業和理想,被人條理分明有理有據的貶得一文不值。這對任何男人來說都是奇恥大辱,如不能予以反擊,隻怕自尊自信都會被徹底摧毀。所以比起古天樂的現實需要,吳彥祖對金錢的渴望更近乎形而上:他需要用錢來解決自己的價值危機,用錢在準嶽父面前證明自己。這也就是為什麼林一祥貌似低調内斂,一出手卻比古天樂還瘋狂得多。

一步錯,步步錯……
看着劇中人,因為股票上漲激動,停牌苦悶,跌落墜樓……最後三人為了圓謊,惹上了黑手黨,最終付出生命的代價。

我在心裡想,值嗎?值嗎?值嗎?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部劇,每個人的特點表現得清清楚楚。這關乎人性,關乎命運。
回憶我最近開始說的一個謊,同事小A問我現在租的房子多少錢,我說比你的貴一點,一房一廳大概要1800一個月。其實,我租的是,單間,800都不到。環境非常的糟糕,半夜,還有剛下班的農民工在大聲吆喝,不得不戴上降噪耳塞才能安穩睡覺。
撒謊的目的,是怕被别人看不起,想要維持在人家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一個謊言下去之後,你要有無數的謊言去支持,其實是很累的。
走路很想放松的走路,可是為了讓别人看起來不彎腰駝背,不得不收腹挺胸,有時候來身體不舒服,都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内心很害怕聽到閑言閑語。
其實我知道這是一種病,是很不自信的一種表現。
人,一身背負太多的欲望,背負太多他人的眼光,是很累的。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更多的是過心裡那一關。
片中人是我們自己,也是你,梁俊義的受綁于人情,優柔寡斷,像不像你平時做決定的樣子;林一祥,青年才俊,雄心壯壯,像不像你在職場辛苦打拼,卻被人貶得一文不值的樣子;楊真,家庭潦倒,窮困不堪,人生不得意,像不像你因家庭所累,工作不如意的樣子……
這是人生,值得我們思考,如何才能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