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私人定制,在大家的眼裡褒貶不一,大多數的人認為這是馮導沒有認真拍攝的“爛片”,沒有深刻内涵,拍攝的沒有當年的“甲方乙方”那樣輝煌。但是,我恰恰認為,這部片子拍攝的非常新穎,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時也給了我很多人生的感悟。

故事分為三個簡短的部分,想完成當官夢的司機,想與俗決裂的大導演,想有錢的清潔工,其實每一個故事,都闡釋了一個非常實際的人生哲理。

“為官一任,不作為也是一種腐敗”

習慣于馮氏幽默的人,可能在觀看電影的時候拼命的找笑點,因為一味的尋求所謂的快樂而忽略了故事中想要傳達的哲理。在第一個片段故事中,範偉飾演的司機經過重重考驗,抵制住了金錢的誘惑,拜倒在女色的面前。夢醒時分,葛優的一句話,說出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話“為官一任,不作為也是一種腐敗”。可能大部分觀衆根本沒有在意這句話,但其實這句話在我看來,才是本段故事的中心,金錢,女色,隻要我們有信心,有自控力,都是可以經得住考驗的,做官最重要的不是要你努力去保持清廉,而是要你在保持清廉的同時,能為百姓謀求發展的機會,你到底有沒有能力領導一方水土上的人民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如果你在一個官位上,每天思考的都是如何去抵制來自各方人士對你進行的腐蝕,誘惑而無所作為,那麼很明顯,你已經走進了腐敗的深淵。幾十萬甚至幾百萬百姓對你的期盼不僅僅是你能夠摒棄金錢女色,他們更希望的是能夠在你的帶領下,走上小康生活。在我看來,這才是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但是好多人都把它忽略了。

“雅俗共賞”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故事,著名的俗氣導演,将俗拍攝到了極緻,所以想摒棄低俗,追求高雅,但事與願違,最終故事的結局讓人啼笑皆非。有人說這個故事在電影院看的時候簡直無聊到了極點。雅俗的問題現在還要讨論嗎?其實,這個故事想要說明的不是這個問題,而是應該如何生活的問題。雅俗這兩個東西根本就是一對相互依存的品質甚至可以說成一種生活習慣。社會上現在存在一些人,可以的改變自己的生活習性去追求一些自己沒有體驗過的東西。就如同電影中的沒有體驗過高雅,所以全盤放棄自己以前的低俗。這可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那麼取得什麼樣的結果就顯而易見了。其實,人生活中根本就沒有什麼高雅低俗之分,沒有低俗,何來高雅,他隻不過是因為事物的對立性而出現的反向意義而已。生活何必執着于這些東西呢。放下那些執着,平凡,安穩的過着自己的生活,隻要自己覺得幸福,那麼還有什麼值得苛求的呢?這些傳遞出來的思想,你在觀看的時候,考慮過嗎?

“您一睜眼要花出去的一千四百萬,其實就是億萬富翁每天一睜眼要還銀行的貸款”

故事的這一段故事,為大家講述的是丹姐的有錢夢。自己搖身一變,成為前往富翁,過期了自己以前向往但從未體驗過的生活。故事結局,葛優的一句話,說出了本段故事的關鍵“您一睜眼要花出去的一千四百萬,其實就是億萬富翁每天一睜眼要還銀行的貸款”。我們哪個人不希望自己過上有錢人的日子,但是有錢人的日子真的幸福嗎?表面上光鮮豔麗,成功人士,千萬億富翁,但他們過的真正快樂嗎?他們所承受的壓力可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平凡是福,因為我們平凡,所以我們過得安逸,因為我們平凡,所以我們擁有快樂。記得樸樹的平凡之路有這樣一句歌詞“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着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見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沒有絲毫華麗的詞語,卻道出了自己對人生的感悟。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因為我們沒有過多的欲望,因為我們沒有過多的執念,我們反而變得不平凡了,平凡之路的盡頭,相信就是我們向往的不平凡的幸福,快樂。

你真的看懂了私人定制嗎?喜劇電影一定要把幽默演繹的那麼膚淺嗎?不知道從是麼時候開始,我們習慣了不思考,習慣了随波逐流,看到别人的言論之後,不加思考的相信,人雲亦雲,那麼我們自己的想法呢?我們隻注重事物的表面帶給我們的感受,但是透過事物的表面,你能夠挖掘出屬于自己的感悟呢?古代的時候有百家争鳴,千年以後,難道要一枝獨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