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複聯4》票房上映第十一天,票房正式突破38億,留下了一騎絕塵的背影和滿地雞毛的“五一檔”。我們不妨來看一下《複聯4》給内地電影市場帶來了哪些貢獻和負面的影響。

...

首先探讨一下這次的票房收割是否如多數人想象的一樣是西方資本主義對内地市場的一次财富掠奪。

在38億票房中,應繳納約2.3億的中國電影專項基金和特别營業稅。

在38億票房中,應留給中國影院18.7億票房分潤,這就是被柏林影帝王景春吐槽的影院給《複聯4》排片太高的原因,就是為了盡可能多的來瓜分這部分票房分潤。

在38億票房中,國内唯一有資格引進進口片的中影集團和華夏電影兩家公司(國企)作為發行方,作為宣發和發行代理費用,将獲得8.86億的票房分潤。

作為影片的原投資出品方,發行對接方(負責全球發行的公司),拍攝制作方合計可獲得分潤8.2億。

...

這個被西方賺走的資金比例算是合理的價值交換還是掠奪,則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畢竟精良的電影制作也極大的豐富了觀衆的娛樂生活。但是《複聯4》強大的票房号召力,也為國家多創造了更多的收入(稅收和發行費用),是一部同樣票房國産片的3倍以上。

...

另外一方面,随着電影産業的發展,國内的銀幕數量逐年增多,如果票房跟不上,則僧多粥少的情況會更加嚴重,惡性競争加劇,院線普遍虧損甚至倒閉,作為電影産業鍊占比極大的院線環節出了問題,勢必給整個行業都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而這一切,都取決于觀衆買不買賬。

...

而今年4月份内地票房大盤慘淡,去年單月票房39億,今年在《複聯4》的推動下拿到了47億的票房,而《複聯4》在4月份的票房貢獻超過25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複聯4》,4月票房将同比跌幅超過40%,銀幕數量逐年以近萬塊的速度增加,票房卻不升反降,難怪影院頂不住壓力。而觀衆的觀影口味也日間刁鑽,對影片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那些臭魚爛蝦明顯已經哄不到票房了。

...

從這個角度來講,《複聯4》暫時緩解了中國影院的燃眉之急,同時也對那些在“五一檔”逃跑的、留下當炮灰的影片敲響了警鐘,對整個中國的影視制作敲響警鐘的同時,又穩住了電影市場。讓影院不會餓死,那些改檔逃跑的電影,如《東北往事》、《九龍不敗》等擇日再映時也會為大盤貢獻一定的票房。對觀衆而言,能避開那些粗制濫造的電影是最好的事情,電影市場的發展,最大的表現也是影片質量的提升。

...

而今,有《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都是口碑上好且争議較少的國産佳作,可見,行業也在進步。對于制作方來講,國家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針對拍攝制作預算缺乏這個最大的問題,《電影産業促進法》第十七條明文鼓勵民間組織和個人以出資形式參與電影的拍攝制作。

...

以前,絕大多數都是爛片,觀衆沒得選。絕大多數電影制作資源壟斷在少數人(名導和大企業)手裡,大多數人隻拍得出爛片,導演沒得選,觀衆也沒得選。如果有得選,誰願意去拍爛片,看爛片。是青年導演吳京和郭帆在資金缺乏的困境中完成了創造中國影史上票房奇迹的壯舉。應向他們緻以敬意。

...

2019年接下來的檔期裡,還有多部在招募聯合出品人的電影,相對熱門的有張家輝的《催眠裁決》、吳京《攀登者》、沈騰張雨绮的《光天化日》等,詳情可在公衆号魚躍影視2019查閱【圖】。

...

對于《複聯4》對中國電影市場的影響,你還有哪些看法呢?歡迎留言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