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威宇宙十周年

當《複仇者聯盟4》(以下簡稱《複聯4》)結尾音樂響起時,沒有多少人願意馬上離開,等待彩蛋似乎是漫威和觀衆之間約定俗成的規矩,即使早就知道《複聯4》并沒有彩蛋,在保潔阿姨的催促下,大家終是不情願地從最後一排走到第一排,杵在角落邊擡頭看着大屏幕,直到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才肯離開。

兩天後,4月26日,由萬瑪才旦導演,王家衛監制的《撞死了一隻羊》上映,大家對于這個藏族導演的陌生程度完全不亞于對王家衛的熟悉程度,甚至在宣傳海報上,發行方也更樂意将王家衛的名字放在萬瑪才旦之前。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而,《複聯4》的提前定檔,對于文藝片無疑是巨大的打擊,衆多電影聞訊後紛紛撤檔,《撞死了一隻羊》卻沒有動靜,因為在首發預算中早已用去了大部分經費,重新定檔期已不大可能,上映日期已成定局。

不出所料,在99.9%《複聯4》排片中,不足0.1%的《撞死了一隻羊》終是敗下陣來,

文藝片在排片和檔期上的尴尬體現得淋漓盡緻,但這種困境卻不是處于萌芽初期,隻是《撞死了一隻羊》的困境将其無限放大。

我的導師是電影迷,尤其對王家衛情有獨鐘。

當我們談到《撞死了一隻羊》時,他對這部電影贊不絕口,十分推薦,提到萬瑪才旦,給人他留下的印象是十足的民族氣息,但在這之前他卻卻認為萬瑪才旦是一位過譽的導演,《塔洛》(2016)有些名大于實。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撞死了一隻羊》卻又讓他感到意外,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王家衛和其團隊的功勞。

當我們談到今年另一部文藝片《地久天長》時,我說到當初在電影院時有人中途離場的現象,他則稱三個小時的話,确實有些耐不住性子。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今年3月藝術院線專線上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可以說是2019年上半年我最推薦也是最喜歡的電影,而它也不負衆望,不僅在全球收獲10億美元的票房成為爆款,在中國更是打破了此前《三塊廣告牌》在藝術院線創下的記錄。

但是,盡管是Queen的粉絲,又将這部電影看了多遍,客觀的說,《波西米亞狂想曲》并不能全是一部文藝片,其中摻雜的更多的是商業元素和粉絲情懷,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一部商業大片。

反觀今年3月同樣在藝術院線專線上映、榮獲柏林電影節帝後桂冠的《地久天長》,

4月的《撞死了一隻羊》,

5月的由阿方索·卡隆執導,2018年狂攬各項國際大獎的《羅馬》,就我的觀看經曆來看,電影院觀看人數幾乎不會超過兩位數,

除去中途離場的觀衆,則是不超過五個人,《撞死了一隻羊》場内更是隻有我獨自一人,文藝片所遇到的窘境已經到了藝術院線都無法拯救的地步。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許多導演在面臨票房滑鐵盧也都會不約而同的在微博上發表觀點,無論是王小帥偏激的言論,還是王家衛讓人意猶未盡的說辭,還是《百鳥朝鳳》(2016)導演低聲下氣,為影院負責人屈膝的行為都讓人為文藝片的處境捏一手冷汗。

☞文藝片時長和題材的窘境


《地久天長》的時長達到驚人的180分鐘,,筆者此前看過如此長的文藝片,印象還算是比較清晰的大概隻有《亂世佳人》和《泰坦尼克号》,以及《美國往事》《守望者》。

當然,《泰坦尼克号》也不能完全算作文藝片,而《美國往事》的撲街票房也是衆所周知。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和《複聯4》的180分鐘中的打鬥帶來的觀影刺激不同,對于文藝片來說,如果題材不夠吸引人就會顯得無比雜亂且冗長,更不要說劇情隐晦的電影了,根本提不起普通觀衆任何觀影欲望。

雖然我在觀看《地久天長》時并未明顯感到時間流露之慢,但有人離場便說明有些看慣了爆米花電影或是兩小時以下電影的人是沒有耐心去靜靜坐下來看一部長達三個小時的家庭史詩,

而我也很确定《地久天長》可能不會讓我想再看第二遍的原因便是時長太長。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羅馬》則是兩者兼顧了,晦澀難懂的主題和無法引起共鳴的時代背景會讓人立刻打消買票欲望,看看《何以為家》就知道了,

同樣是文藝片,《何以為家》雖然在去年各大獎項都惜敗《羅馬》,但在中國卻票房飄紅,為什麼?

因為劇情吸引人,足夠煽情,戳中淚點,

反觀《羅馬》,沒有直擊人心的台詞,隻有導演制造的各種意象符号,對于普通觀影者極為痛苦,因為他們不僅要費力去理解墨西哥20世紀70年代複雜的時代背景,還要對演員的每句話,影片中出現的每個物件細細揣摩,看起來未免太疲憊和困倦。


☞尴尬的院線排片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撞死了一隻羊》便是典型例子。

漫威作為一個大ip,利用近十年時間創造出令人向往的漫威宇宙,《複聯4》作為漫威宇宙第一階段的最終作,僅此一點便足夠造成持續很長時間的話題度,

加上全球首映定在中國大陸,更是不僅吸引國人,更吸引國外粉絲。

電影院運營作為商業盈利的一部分,自然都不會放過這一塊巨大的香饽饽。

于是,在其他電影紛紛調整檔期時,各大影院也開始不斷為《複聯4》預熱,同時拼命添加場次,甚至有影院舍棄掉其他正在上映的電影,打造出《複聯4》放映專場。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宣布4月26日上映的《撞死了一隻羊》,雖然是藝術聯盟專線上映,但并不意味着他們完全不播放商業片,因此在排片上和普通影院相差無幾,《撞死了一隻羊》成了這次壟斷下的犧牲品。

無論怎麼說,在各種院線大片面前,文藝片始終不會成為其對手,我想說的是,盲目崇拜,人雲亦雲,是我們的悲哀。

我沒有擠兌漫威粉絲的意思,但是我身邊也不乏一群對漫威了解為0,趁着熱度去買票去看首映,但卻連超級英雄都認不全的觀衆。

無論是制片方,還是觀衆,一邊提出振興影視文化,給予文藝片一些空間,讓他們至少能夠在藝術院線大規模上映,但另一邊卻又加大商業片的市場份額,買好爆米花和可樂進入imax影廳觀看《複仇者聯盟4》。


怎麼振興影視文化?怎麼保護文藝片市場?什麼是真正的主旋律、正能量?

答案隻有一個,卻十分困難——讓人的大腦更智慧、更文明、更多元化地認知影視藝術,自然地就不盲目崇拜了,讓藝術流行起來,就會部分取代原始感官刺激的需求。

但是卻終是個理想化境界,不是所有人都會靜下來去電影院觀看他們認為冗長無味的文藝小衆電影,

因為他們覺得,這種電影沒有刺激的打鬥和3D的視覺效果,比起在電影院觀看,不如在網絡線上觀看,這樣不僅可以快進倒退,而且也省下了不少用于買票和零食的費用,更不用為了看它到距離家很遠的藝術院線,

難道不是一舉三得?


文:PlantPage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