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智英,1982年4月1日生于韓國首爾某醫院婦産科,有一天丈夫發現智英會突然變成另外一個人。
而這樣的後果,源于父權男權社會文化對智英的精神控制。
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智英受到的就是差别對待。
在智英的家裡,我們仍舊可以看到父權制度下的差别對待。
在家裡剛蒸好的米飯,總是以爸爸、弟弟、奶奶的順序盛好。
形狀完好的煎豆腐、餃子、豬肉圓煎餅,也會理所應當的送進弟弟嘴裡,而姐姐和智英隻能撿旁邊的碎屑吃。
什麼東西如果隻有兩份,弟弟總會獨占一份,而姐姐恩英和智英隻能共享一份。
而學校教育體系裡,沒有對女同學的充分保護,反而是無盡的差别對待和歧視。
而智英所在的學校,男孩子可以穿着運動鞋蹦蹦跳跳,而女孩子就隻能穿着校服裙子和小皮鞋,冬天甚至凍得瑟瑟發抖。
無論是檢查作業,還是吃飯、排學号,也總是男同學排在前面,而智英們隻能排在最後面。
即使學校裡出現了暴露狂,校方也會把責任推到女孩子頭上,反而不去保護智英們。
即使女同學受到了來自男性的侵害,那也是受害者自己的責任。
上學補習的時候在公交車上有人尾随,智英吓得給父親發短信。如果不是好心的阿姨幫忙,獨自在車站的智英說不定一定成了某青年的獵物。
姗姗來遲的父親沒有安慰,反而嚴厲訓斥了智英一頓,為什麼偏要去那麼遠的地方補習,為什麼要跟陌生人說話,為什麼裙子穿那麼短……
女孩子凡事要小心,穿着要保守,行為要檢點,危險的時間危險的人自己要懂的避開,否則問題出現在不懂的避開的人身上。
而這個緩慢行進的工業化社會,所謂的平等隻剩下口号,事實依舊帶有濃厚的父權制度男權社會痕迹。
而好不容易到了大學畢業,企業招聘帶來的沒有公平的競争,反而是對智英們的無盡歧視。
即使一個男同學表現得再差,一家公司也願意錄用,即使有比其優秀十倍二十倍的智英參與競争。
在幾近絕望之時,智英終于在畢業前夕被一家企業錄用。
然而在公司裡,女性員工依舊躲不開來自這個社會深深地理所應當。
智英在職場上即使再努力,也得到了領導的認可,然而卻依舊被排除在重大項目之外。而同期進入公司的男同事,表現極其平庸,卻進入了決定公司前途的重大項目。
後來在一次聚餐酒酣之際,作者通過兩位男同事之口,才道出了事實。
社長清楚這份工作壓力有多大,與女性的婚姻生活尤其是育兒生活絕對難以并行,所以才會認為女性職員不能勝任。
而社長也不打算調整公司的員工福利政策,與其為撐不下去的人不足相關福利,不如把資源投到撐得下去的身上更有效。
原本智英以為自己可以做好家庭婚姻育兒和工作的關系,然而現實卻是殘忍的。繁重的養育責任必須讓一個人回歸家庭。
相比于智英,其丈夫大賢在公司發展更好收入也要比智英高得多。
現實面前,智英隻得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回歸家庭照顧孩子。
所以無論多麼有能力,表現得多麼優秀,隻要解決不了育兒問題,女職員總會帶來這些困擾。
而為了社會為了家庭付出整個人生事業夢想的智英,并沒有嘗到來自社會的關愛,反倒是依舊飽嘗來自社會的歧視。
每天在家專職照顧孩子,照顧丈夫起居的智英,偶爾帶着孩子外出散步。僅僅買了一杯咖啡,卻被旁邊閑聊男子稱為媽蟲,諷刺其整天無所事事隻靠老公養活。
智英突然覺得生完小孩兒之後,好像連興趣和才能都被局限了。令他感到滿心期待的事情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疲憊的無力感。
賭上自己的性命生了孩子,做一個全職媽媽,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事業,隻為了帶孩子,最終智英卻變成了他人口裡的一隻蟲。
在工業化不斷前行的現代社會,這就是現代媽媽所面臨的困境,這不僅在韓國。在這個父權男權文化體系裡,女性被貶低到社會最底層。
這我們也就不再訝異,智英的精神開始出現問題,偶爾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人,借他人之口将自己内心的壓抑釋放。
這我們也就不再訝異,在韓國引起震驚的張紫妍案,以及接連不斷出現的女藝人自殺案,除了财閥勢力的阻礙,一個女性是多麼脆弱。
被物化的女性,在強大的财閥勢力面前,在弱化女性的強勢男權社會文化裡,做一個玩物不如選擇死亡。
自出生開始,智英不斷受到來自這個社會的精神“洗禮”,最終自己也被鎖進了這個男權社會文化體系,逃不出來。
當然小說中的文字展現出來的内容,要比電影情節更令人絕望。
前有《房思琪的精神樂園》,後由《82年生的金智英》。
然而現實社會的故事,遠比電影或小說更令人窒息。
經過網絡炒制的熱點事件總會刻意去迎合人們獵奇的眼球,無論事情原貌如何,包麗是被男友鎖進了其炮制的精神牢獄之中。
我之前相信人都會自己獨立思考獨立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然而經過了半年的蝶貝蕾熏陶,我現在相信有時候人是會被“洗腦”的。
現在想一想,其實都是一樣的套路。
如果這位牟某去滄城做蝶貝蕾的行業,我想絕對是一位講課坐堂的好手。再加上自己中國最頂尖學府學生會副主席的明星加持,行業成功或許隻在朝夕之間,締造一個像從業者人人傳頌的神話亦未可知。
将一個新朋友轉化為一個今天行業的經銷商也不過如此,可惜呀這位仁兄斯文掃地,在鍛造中産階級的今天行業也是令人不齒。
開始的接觸源于欣賞和贊美,在新朋友剛到的時候,家裡邊的人自然都是要贊美一番的,讓新朋友放下心理上的隔閡與警惕以獲得更多的信任。
而在包麗與牟某的關系初始階段,自然也是源于相互之間的欣賞,而随着關系的不斷升溫,相互之間的信任增多,潛意識的心理防線自然是會逐漸放下。
給了蘿蔔之後就是大棒了,将你徹底打趴下。領導坐堂之間,全盤否定你的一切。
經銷商成為新老闆之後,學習的第一條就是對待新朋友要想對待自己的親戚朋友一樣,即使其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因為新朋友大概率會成為自己的合作夥伴,會成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今天行業的一份子。
因此在被領導每天下午打趴下之後,家裡的老闆們會送上關心,倒上一杯開水壓壓驚,早上為你遞上刷牙的杯子和毛巾,在言語和行為上極盡關心。
而從新朋友轉化為經銷商,一般都在10-15天,而文博經曆了28天。
一般在領導下午坐堂,在嘈雜的音樂掩蓋之下,在不斷的怒吼之中,充斥着不間斷的語言暴力,文博深藏在内心最深處的自卑被徹底曝光。
在這一事件中,包麗因為不是處女而被否定,而這種否定随着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加深,最後甚至演變為以堕胎、絕育來證明自己的愛。
而這樣的語言暴力,随着時間的一天天過去,也隻會一天天的增加。
每天領導大分貝不間斷的謾罵和否定,後來不僅僅是每天的領導坐堂,還有來自家裡邊二十多個老闆的連環謾罵和否定,因為轉化拖得時間太久了。
在信息隔絕的逼仄空間裡,文博陷入對自己徹徹底底的懷疑之中。
如果不是經曆過這一切,文博看着那些聊天記錄雖然也覺得惡心,但也隻是會覺得隻是包麗有點傻。
不間斷的語言暴力之下,再堅定地人也會陷入對自己的徹底懷疑。
而包麗就身處這樣一個不間斷語言暴力的漩渦,對于自己相信的一切産生了深深地懷疑。
文博剛開始還相信自己有美好的未來,原本包麗自己也還相信自己最美好的東西是自己的将來,還能進行有理有據的反駁,還獨立的認為自己更重要,更愛自己。
在不間斷的語言軟暴力,甚至是肢體暴力之下,文博陷入深深地自我懷疑之後,甚至想絕食一死了之,因為擺脫不掉這一切,覺得自己無能無力,不如從這個世界上消失。
而自由的校園包麗能擺脫牟某嗎?我覺得大概率不可能,因為其有校學生會副主席的人脈加持。從聊天記錄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牟某在學生會早已像一個處事圓滑的官僚,控制一個人的行迹自然不難。
在這之後自然就是屈服,文博自己的原有世界觀價值觀被徹底摧毀,文博變成了今天行業經銷商的一員,包麗成了牟某的狗,自我認知已經成了毫無價值的女孩兒。
新的價值觀被重新注入大腦,今天行業是一個短期而暴富的行業,短時間内就可以獲得成為中産階級财富自由的原始積累。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權力的遊戲》之中的小剝皮。
在胡蘿蔔加大棒交叉巡訓練下,原本的鐵種希恩直接被小剝皮折磨成了“醜佬”。
原本鐵骨铮铮的鐵種希恩,被小剝皮閹割了,将小剝皮視為主人,接受自己“醜佬”的身份,并與母狗住在一起,即使有人來救也無動于衷。
眼看着三傻被小剝皮折磨,眼看着自己姐姐被敵人抓走,而選擇自己逃走。
我想最後的包麗,一如此時的文博和希恩。
然而我們真的沒有辦法拯救嗎?
我也不知道答案。
金智英終于去看了每周兩次的心理咨詢,雖未痊愈卻有好轉,變成他人的頻率降低。
文博在六個月之後最終通過微信把定位發了出去,在警察的幫助下,那一夜倉皇逃出滄城。
最終季“醜佬”希恩終于自己站了起來,舉起刀劍勇敢的與異鬼和夜王戰鬥。
包麗卻沒有醒過來。
而站在中國象牙塔頂尖接受博雅教育的生者說:我不明白什麼是精神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