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蘇聯解體前
提到城市,除了莫斯科,最著名的莫過于切爾諾貝利。為什麼呢?
因為這裡發生過一次史無前例的巨大災難:曆史上最嚴重的核電洩漏事故。

我們來看一組數據:
800年:專家稱消除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後遺症需800年,而反應堆核心下方的輻射自然分化要幾百萬年;
9.3萬人:20年前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造成緻癌死亡人數約為9.3萬人左右;
27萬人:27萬人因切爾諾貝利核洩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緻死9.3萬人;
34萬人:核洩漏事故發生後,前蘇聯疏散了11萬多人,随後數年,又從污染嚴重地區搬遷了23萬人,前 後共疏散 34萬餘人;
50萬:參與搶救切爾諾貝利的英雄們有五十萬;
20億人:建立在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研究成果上的報告說,全球共有20億人口受切爾諾貝利事故影響。
這次核洩漏的輻射量相當于當年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的原子彈的400倍!以至于附近的城市普裡皮亞季整個城市被廢棄,變為鬼城。

受輻射的孩子

切爾諾貝利事件也使得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當時蘇聯政府為了維穩,而選擇封閉。隐瞞真相,失了人心,後面也緻使蘇聯解體的原因之一,全世界的核電站都處于低谷期,紛紛關閉了核電站,也使得人們心中都産生了核陰影。

有趣的是:幾十年後,美國和俄羅斯借切爾諾貝利事件拍出了各自的迷你劇。從兩個角度看待了此次事件。
美國篇:


豆瓣評分:9.6
爛番茄:95%
IMDB:9.5
HBO出品的迷你劇,共5集,每集60分鐘。雖然是類型寫的是劇情,但是我感覺是個恐怖類型,并不是像鬼片那樣吓的恐怖,而是由内而外的感覺,再加上核洩漏的背景,讓人不寒而栗。

事故發生的原因:
操縱員從反應堆堆芯抽出了至少205枝控制棒(這類型的反應堆共需要211枝),留下了六枝,而技術規範是禁止RBMK-1000操作時在核心區域使用少于15枝控制棒的。從而造成第四号反應堆發生了爆炸。

當事故發生以後,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洩漏,輻射一觸即發。

首先被攻擊的就是核電站的技術人員,被直接輻射這麼大量的,基本上就是未死的死人了,而且全身會立即潰爛。
随後就是救援人員。

前後加起來的救援人員高達50萬人。
當自然災難發生的時候,人類置身事外的說一句:沒辦法。
而如果是人禍的時候,就會變成另一種說辭了,尤其對于政府而言。

一邊在進行緊急救援的同時,官員們也在緊急開會解決怎麼應對國人和世界,當時蘇聯還未解體,算是和美國實力相當的超級大國,一切内部問題都秉承着穩住聯盟不破碎的原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于是,開始了欺騙。

欺騙民衆,欺騙世界,這隻是一場火災而已。

一段“振奮人心”的演講,在核爆的背景下,政權的信念發出陰暗的光。
當事實浮出水面的時候,才會明白,什麼叫作繭自縛。
俄羅斯篇:


俄羅斯拍的關于切爾諾貝利事件的不少電影,但最好看的要屬這個系列了。
這是14年拍的,早了許多,一共八集的迷你劇。
這部好在哪呢?我一口氣憋尿看完的八集!全程高能無尿點!

五個莫斯科年輕人
巴沙(中):性格很酷,做事冷靜又果斷。
廖沙(右一):小痞子,做事不動腦子,但幽默又大膽。
果沙(左一):電腦天才,宅男,膽子賊小。
納斯塔(左二):廖沙女朋友。個性奔放,很有想法。
阿尼亞(右二):和男主角暧昧,聖母心,矯情。
就是這五個人在晚上一場派對以後,早上醒來發現冒充修電腦的人偷了巴沙父母保險箱裡的八百萬盧布,于是開上一輛老牌伏爾加汽車,五人開始追小偷!

這個人就是小偷。長得也奇怪吧,而且偷完錢以後還在網上發視頻,讓那五個人有了線索,去切爾諾貝利這個恐怖的地方。去之前先花一大筆偷來的錢買了一輛炫酷的摩托車。
于是,一場貓鼠遊戲開始了。

但是故事并沒有按正常劇情發展,一路上遇到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撞車,殺人,人長到樹裡面,目睹兇手,還有一個不明來路的黑車,使得劇情跌宕起伏。

直至把所有人吸引到切爾諾貝利。

慢慢才發現,這是一個被精心設計的大騙局,當然那個小偷也是被人利用的傀儡。

這就是幕後的大壞蛋,是不是有點帥??
這都是有原因的,在幾十年前這個帥大叔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工程師,當然還沒有爆炸之前,像往常一樣在核電站上班。

而男主角巴沙突然穿越到他面前,告訴他,今晚核電站會爆炸,讓他不要去。最後陰差陽錯的改變了帥大叔的人生,但不是往好的地方改變的,提前知道爆炸,讓帥大叔背鍋被認為是恐怖分子,然後大叔的下場很慘,從而去未來找巴沙報仇。

最後的最後,巴沙穿越回到現在,回到莫斯科,很有意思的是劇中描繪了,穿越後的核電站沒有爆炸,蘇聯也沒有解體,甚至發展比現在的美國還要好。。。
雖然這個劇漏洞還是很多的,但是看起來的話還是很爽的,全程無尿點。
通過兩個劇可以看的出對于切爾諾貝利事件,美國更想剖析事件的事實,而俄羅斯更想美化自己,痛定思痛。
而作為客觀我更希望的是:世界和平
喜歡電影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