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眼光放遠一點,或許當下的壞事就是将來的好事,而此刻的悲傷也許是他日的風輕雲淡。

追了好久的《知否知否》終于快要大結局了,雖然還沒播到最後,但結局不外乎一番波折後,明蘭終于過上了舒心安逸的小日子。

村上春樹說:

我相信所謂的命運不過是一個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個人行動的最終結果。

我也始終相信這些因素都是人為可以改變的。不管怎麼說,命運是在自己手裡的。

所以明蘭的結局并不難猜,但她從不受寵的庶女一路走到侯府當家主母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女人要想過得幸福,必須時刻謹記這三件事。

1  永遠别忘記讀書

全劇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明蘭對于“讀書無用論”的反駁: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個養在深閨中女子,能有這番見識,一看就知道是讀過書的。

俗話說:讀書多了,言語自然改變,周身的氣質也随之改變,但我覺得讀書最重要的是可以個充實一個人的頭腦,從而遇事不慌,處事運籌帷幄。

林清玄說: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在我看來,讀書便是生命最好的妝容,讀書多了,就會有不一樣的思想和不一樣的自信,對于身邊的人情世故便也多了幾分包容和理解。

年輕人常說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在沒有資本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時,讀書就是我們最好的投資。

總有一天,你讀過的書會成為你手中最好的武器,讓你的内心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變得平靜、堅定。

關于讀書,楊瀾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她說:

有人會問,女孩子上那麼久的學、讀那麼多的書,最終不還是要回一座平凡的城,打一份平凡的工,嫁作人婦,洗衣煮飯,相夫教子,何苦折騰?

我想,我們的堅持是為了,就算最終跌入繁瑣,洗盡鉛華,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同樣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同樣的後代,卻有不一樣的素養。

2  女孩兒一定要獨立

明蘭本就是獨立自強的性格,而老太太的指點則讓她看得更清:世界就是這樣子,要想活下去、活得好,你就得靠自己。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嫁人後,雖有顧候庇護,但顧候也不可能時刻陪在身邊,有被外派出差的時候,有一不小心被流放的時候,能在心懷鬼胎的侯府站穩腳跟,明蘭依仗的還是自己随機應變,多方周旋的能力。

有組數據說:人這一生大概會遇到8263563個人,會打招呼的是39778人,會和3619人解釋,會和275人親近,但這些人終究都會失散在人海。

人來人往,人聚人散,免不了有一人獨行的時候,所以人生第一堂必修課應該是學會獨立。

保持獨立,不會讓你大富大貴,但至少能讓你優雅一生。

就像楊绛先生。

女兒錢媛去世的時候,錢鐘書已是重病在床,懷着喪女之痛,楊绛先生還要每天去醫院探望錢鐘書,百般勸慰他,并親自做飯帶給他吃。

那時,楊绛已經八十多歲高齡,老病相催,生活日趨艱難。盡管如此,她依舊堅強地支撐起這個失去愛女的破碎之家。

1998年錢鐘書走了,自錢鐘書走後,楊绛先生獨自一人走了17年。

這17年裡,她翻譯《斐多》,在清華大學設立獎學金,還出版《我們仨》《從丙午到流亡》《走到人生邊上》等多本圖書。

3  永遠要向前看

羅曼·羅蘭說:不要為過去的時間歎息,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好的辦法是向前看,不要回頭。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路遙說:對待社會,我們常說要向前看。對一個人來說,也要向前看。生活總是這樣,不能叫人處處都滿意。但我們還要熱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愛的東西很多,不要因為一個方面不滿意,就灰心。

漫漫人生路,學會做個眼睛向前看的人,相信你的心境會越來越開闊。

把眼光放遠一點,或許當下的壞事就是将來的好事,而此刻的悲傷也許是他日的風輕雲淡。

最後想把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的這段話送給大家:

别在樹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淚。

向前看,不要回頭,隻要你勇于面對擡起頭來,就會發現,分數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

向前看,還有一片明亮的天,不會使人感到彷徨。

願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