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琅琊榜》是複仇劇,有人說是權謀劇。我卻把它當做公務員必追的良心劇。
我讀過很多官場小說,其中大多數的主角都是通過各種權謀之術,站在了權力之巅,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種成功真的算是成功嗎?每一次的職位升遷,背後都是信仰的喪失,是抛卻初心的一意孤行。
我覺得作為青年幹部,不該讓人生陷入這樣的泥潭之中。因為一旦當你覺得有些事情是理所當然,你就再也找不回當初那個懷抱夢想、腳踏實地的你了。《琅琊榜》裡的梅長蘇就是那個擁有“九死不悔”赤子之心的榜樣。
對于梅長蘇來說,大梁與他,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如果換做一般人,有此大仇,恐怕是要傾覆整個大梁,來祭奠赤焰軍那七萬英魂了。但是梅長蘇,沒有這麼做。
大梁,畢竟是他最愛的國,是父親和将士們用生命守護的家園。
國之不在,家又何存?
于是,他的複仇之路,不是單純的報複,而是匡扶國家,重塑政風政績之路。
他對皇帝的要求,僅僅是希望他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選擇合适的繼承人,讓大梁能夠千秋萬代,而已。
連報仇都報得這麼有正義感的電視劇,你真的不該看一看嗎?
梅長蘇用了這三步,不僅報了自己的仇,還推動大梁走向一個盛世。
第一步,讓那些已經腐敗壞了的官員一一露出原型。
首先便是戶部樓之敬。樓之敬身居要位,年紀大,膽子更大。不僅撈錢是一把好手,還有不良嗜好,身上還背着人命。這樣的人怎配繼續呆在核心部門呢?
然後便是刑部和吏部。不能秉公執法的、不能約束子女的,也不堪重任。
還有禮部。如果一個部門負責人,淪為黨争中的傳聲筒,還有必要讓他存在嗎?
一個部門好不好,首先看負責人怎麼樣。如果負責的同志本人作風不端,你還能指望他帶好這個部門嗎?核心部門如此,就會讓下屬的部門有樣學樣,如此下去,整個系統就會潰爛。
所以,整治一個部門,要先從負責人開始。别覺得找人架空負責人的權力,或者扶持另一個能與之抗衡的力量就可以扭轉這個部門的風氣。内鬥,隻會消耗一些實幹家的精氣神,助長一些吹噓家的資本,不可能拯救一個渙散的部門。隻有重新選擇合适的負責人,才能令整個部門出現新的面貌。當然,這個人一定要有魄力。
這裡插一下:《琅琊榜》為什麼沈追可以直接任戶部的“一把手”,而蔡荃卻先代行“一把手”職責呢?一方面,當然是因為沈追本來就是副的,可以直接升任,蔡荃之前級别不夠。
另一方面,因為沈追家裡有背景,直接升任“一把手”穩得住。而蔡荃沒有背景,人又太過剛直,梁王怕他做不好,所以才沒有立即任命,而是等他坐穩位置之後才扶正的。可見“一把手”的選擇,向來是非常慎重的。
第二步,扶持真正有能力的人上位。
梅長蘇在三個繼承人中選擇了靖王。不是因為他倆有交情,也不是因為他一定會為自己複仇,而是因為靖王是最适合的人。
太子就别說了,本身沒有能力,事事依靠越貴妃。如果國家真的交給他,那豈不是要讓越貴妃掌權。越貴妃如果是孝莊那樣的女人也行啊,可偏偏是個“拎不清”的人,怎麼能德被天下呢?
譽王愛玩手段,骨子裡跟梁王是一樣的。他們不會把精力放在如何發展壯大國家上,而是會放在如何維護和鞏固自己的權力上。他們當皇帝,最喜歡看着下面的人内鬥。沒有人獨大,皇權就沒有威脅,他們就可以穩坐釣魚台。
可是國家如何發展呢?
靖王雖有不足,但他是實幹家。别的不說,卻是一心為公之人。
在别無選擇之時,隻能如此選擇。
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可是如何用一個人,就要看你的目的了。如果你想攻城略地,那麼一定要用有魄力的人;如果你想固守城池,那麼一定要用誠實可信之人。
讓一個人充分發揮他的長處,這就是成功的用人之道。
第三步,勿忘初心。
梅長蘇從沒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是什麼,即便有這樣不公的遭遇,即便忍受了如此痛苦的過程。他拖着一副病軀,心裡裝着的永遠是這個國家的安危。
他曾經冒着被發現的風險,讓衛峥獻計霓凰,擊退了南楚,維護了國家領土的完整。
在他複仇計劃完成,靖王也如願當上了太子之後,他沒有退隐,反而是用生命的最後時光,換來了大梁的太平。
他雖然恨死了大梁皇帝,雖然恨死了當權的夏江、謝玉,可是他沒有“黑化”,沒有因此喪失自己的信仰。
為國的忠心,他從來都沒有忘記。
有人可能要問,他這一生為的是什麼?
我想問大家,如果你活着就是為了報仇,那你人生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人不可沒有信仰。這是我在基層這三年感觸最深的地方。
人一旦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就會渙散、懶漫,成為行屍走肉。就像很多人,每天看似忙忙碌碌,其實就是個牽線木偶,沒有自我和自由地活着。這樣渾渾噩噩一生,真的有意義嗎?
信仰的本質其實是你為什麼而活。
梅長蘇為自己而活,他一直遵從内心,為七萬亡魂正名,也為自己所愛的國奉獻一切。
你為什麼而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