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部俄羅斯金鷹獎電影《絕殺慕尼黑》。

電影主要内容如下:

電影根據體育曆史中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發生在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期間的事件。在籃球錦标賽的決賽中,蘇聯籃球隊打敗了保持了36年全勝紀錄的美國隊。在決賽結束前三秒鐘,美國隊以一分優勢領先。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來最近看的另一個體育競技類電影《摔跤吧爸爸》。

馬哈維亞(阿米爾·汗 Aamir Khan 飾)曾經是一名前途無量的摔跤運動員,在放棄了職業生涯後,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能夠替國家赢得金牌。馬哈維亞将這份希望寄托在了尚未出生的兒子身上,哪知道妻子接連給他生了兩個女兒,取名吉塔(法缇瑪·薩那·紗卡 Fatima Sana Shaikh 飾)和巴比塔(桑亞·瑪荷塔 Sanya Malhotra 飾)。讓馬哈維亞沒有想到的是,兩個姑娘展現出了傑出的摔跤天賦,讓他幡然醒悟,就算是女孩,也能夠昂首挺胸的站在比賽場上,為了國家和她們自己赢得榮譽。   就這樣,在馬哈維亞的指導下,吉塔和巴比塔開始了艱苦的訓練,兩人進步神速,很快就因為在比賽中連連獲勝而成為了當地的名人。為了獲得更多的機會,吉塔進入了國家體育學院學習,在那裡,她将面對更大的誘惑和更多的選擇。

這兩部電影讓我看到兩個有點相似的兩個人物,那就是《絕殺慕尼黑》裡面的教練和《摔跤吧爸爸》裡面的爸爸。

《絕殺慕尼黑》裡教練加蘭任在剛入職不久的新聞發布會上,記者聞到目标,他直接說出的是:打敗美國,成為冠軍。

《摔跤吧爸爸》裡面的爸爸馬哈維亞他一直以來的心願就是要替自己的國家赢得一塊金牌,他沒有實現,他希望他的下一代可以實現。

正是這兩位教練這種堅定的目标感,讓他們一路突破重重困難,最後将别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奇迹。

由此,我們也可以我們能達到哪裡,往往取決于我們的目标是哪裡。

如果目标是一座山的某個高度,有的人認為他能爬500米就不錯了,所以在半路他退了回去,有的人卻堅信自己能夠爬1000米高,最後他也做到了。而還有少數人,他們去挑戰人們心目中不可思議的高度珠穆朗瑪峰等等,他們也有的人真的做到了。

當然我們的人生目标是走人生平坦的大路,我們也很容易做到,所以也成為了普普通通的芸芸衆生。

所以,當你覺得自己庸庸碌碌時,不妨問問自己,我終極的人生目标到底是什麼,然後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