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美在夕陽下得裸舞讓她得孤獨感加倍得放大開來,跳到最後望着落日晚霞不斷的哽咽。她不斷地在追尋生命的意義,去非洲旅行在喀拉哈裡沙漠裡的sunset tour看沙漠日出,當别人都是結伴而來得時候,隻有她是獨自一人,那強烈得孤獨感迅速得籠上心頭。太陽落山,那一望無垠得地平線上出現晚霞時,她也好想像那晚霞一樣消失掉,就像最初就不存在一樣,消失掉。是啊,惠美沒有朋友,家人也并不關心她,她得存在好像沒有意義一般,處在社會邊緣,就像塑料大棚一樣,就算燒掉也不會有人關心。依靠整容換來了姣好的容貌,鐘秀的出現讓她得生命燃起一絲火花,他是這個世上唯一一個可以相信得人,就連ben也嫉妒鐘秀,可是鐘秀認為惠美是個放蕩得女人,這讓惠美得内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鐘秀後來苦苦得尋找也不得而知。
像惠美這樣的人,在韓國不在少數,李滄東想表達的不僅是韓國年輕人的現狀,更是全世界年輕人的現狀。孤獨的活在世上,等待着燃燒自己的人得出現,就像最初就不存在一樣,被燒掉。
對于鐘秀來說,世界就像迷一樣,是的,惠美有沒有死,是不是被ben殺害,到底有沒有貓,那口井是否存在,惠美是否真的掉進去過,電話到底是誰打來的,ben的職業到底是什麼,都是一團迷。從大學畢業到現在也沒有一份正式得工作,隻是一直在幹一些雜活維持生計,從文字創作系畢業想寫小說卻也一直沒有寫。李滄東在電影中并沒有給出确切的答案,隻留給觀衆思考。
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來到世界上,再孤獨的從世界上離開。ben作為韓國的蓋茨比式一樣的人物,而在與朋友的聚會上也是不停的打哈氣絲毫不感興趣,通過燃燒“塑料大棚”社會的邊緣人員來滿足自己的great hungry。惠美處于社會底層階級,身上背負着卡債,沒有朋友,家人對她很冷漠,想融入上層社會,而ben以及他得朋友們卻隻當她是個玩物而已。鐘秀,在與ben和鄰居的相處過程中暴露出自卑得性格,不敢向ben争奪惠美,在表達出對惠美的愛意後卻被ben所嘲笑,在ben眼中鐘秀隻是個失敗者,父親被判入刑,母親從小離開了他,多年後再見面隻是想讓他幫忙還清債務,自己生計得不到維持,little hungry也将成為問題。
在夕陽下得裸舞,little hunger、great hunger之舞,鐘秀在鄉間朦胧得黃昏下奔跑,最後燃燒得大火,赤裸在車裡的鐘秀,我都特别喜歡,隻是還一直在想着惠美。每次看完都很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