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夜去看了國慶檔獻禮片《中國機長》,作為一部普通的災難片,可以給到6.5分,因為看之前并不知道這是真實事件改編,看完後我又重新查了當事人的采訪實錄,看完采訪才真正感覺驚心動魄,為了發揚英雄們的作為,我覺得豆瓣7.0很OK。
“真實事件改編”這六個字已經給這部影片保了及格線。
這個故事講的是川航機長劉傳健在駕駛重慶飛拉薩的飛機時,突遇機艙擋風玻璃爆裂,在極端環境下,憑借沉着老道的飛行經驗,使得飛機成功迫降,挽救了119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生命安全。


《中國機長》整體還原了這一事件,在突發的災難面前,是機長超乎常人的意志力、機組人員毫無保留的信任、以及空管人員完美的配合,所有人靠自己的專業度挽回了這128條性命,電影的再現不禁讓我們重新審時度勢,對每一個崗位、每一個責任有了全新的認識。
但從劇本方面看,作為一部災難片,它的完成度反而略顯遜色。
先說視覺效果,從機組成員陸續到達機場,影片鏡頭就開始了晃動,有時候還未看清楚演員的臉和表情,就馬上晃到下一個鏡頭。
比如描述候機乘客各色各樣的時候,實在晃得厲害,如果前期沒有通過劇情主線抓住觀衆眼球,肥圓覺得這種形式稍加不當便讓觀衆分心。(當然後期有飛機颠簸效果,晃動是必須的)

其次就是被吐槽很多的多餘人設。
機組人員深陷困境,家人擔心不已,電影開頭機長答應女兒下班回去給她過生日,接到遇險電話的妻子先是不可置信地聽聞了這個消息,而後按壓着難過、不知所措的情緒,和女兒相擁一起,這其實算是一條很完整的線,對機長這個任務的刻畫還算飽滿。

但是導演給第二機長也刻畫了同套餐的感情戲,上機前和baby告别,上機後與孟子義閑撩,遇險後baby落淚祈禱,聽起來和機長的線一樣飽滿,但是混合起來放在災難片裡,就會讓觀衆産生“真的有必要嗎”的疑問。

而人物刻畫得最飽滿的要數袁泉飾演的畢男乘務長了。

上班前坐在車裡望着同事被男朋友送進機場,若有所思的那幾秒已經給了袁泉一個豐富感情背景。
觀衆會想為什麼她會看着手上的戒指,為什麼要呆呆望着同事被男友送來上班,而在遇險時,她遏制驚慌冷靜地安撫乘客、向空乘組下達指令,又在飛機最驚險的一刻攥緊了手上的戒指,她一個人就撐起了一條完整的人物線,所以觀衆們看得也一場過瘾。

和朋友在電影院看得時候,一直不懂為什麼會有關曉彤那一part,後來上網搜有人說,是因為當時空軍愛好者率先發現了飛機不正常行駛的軌迹,在論壇發布了相關信息,才讓大衆都知曉了四川8633之難,那肥圓真心覺得這個素材拍的有點浪費了。
角色裡面最先記住的就是李沁,李沁姐姐可真是太好看了,一個被幸福洋溢着的小女人,有着專業的職業操守,會羨慕乘務長“兼顧了家庭和事業”,也會在危機之時以乘客為先,雖然角色很小,但是刻畫的特别好,在電影院裡朋友和我一直在誇李沁哈哈。

《中國機長》彩蛋很多,作為緻敬70周年的商業片,裡面有很多演技一流的老演員,又憑借着“真實事件”基礎,很難不好看。不過還是推薦大家看前看後多多了解一下英雄原型劉傳健的采訪,包括空管人員号召在飛飛機呼叫四川8633的音頻。



現實往往比影視更驚心,這一次的飛機事故,不僅是機組人員日複一日的訓練,還需要他們本身擁有強大的信念感,認同感,中國成立70周年以來,和經濟一起進步的,還有中國人堅毅、勇敢的中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