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張藝謀商業時代的代表作之一,《滿城盡帶黃金甲》無疑是成功的,内地票房2.9億人名币,全球票房9.3億美元。但是作為人們心中的“第五代大師”,從《英雄》開始則背負了很多罵名。
從張藝謀87年開始執導自己的第一部影片《紅高粱》開始,色彩在張藝謀的電影中就成為了最獨特的風格,大膽的構圖和色彩構成了張藝謀獨特的攝影美學,《滿城盡帶黃金甲》更是将色彩美學發揮到誇張的地步,後宮媚俗的紫紅色,代表無上黃泉的金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襯托了皇權虛化的富貴和後宮亂倫的淫亂,但更多是作為一種商業視覺的奇觀。
張藝謀的野心極大,一方面想通過色彩構建商業片的票房,又想以色彩同步藝術性的高度。但是這種奢靡的色彩我們沒有在任何一部中國電影中見到,也更加否定了他在電影中對中國封建環境真實性的考量。
電影最基本的建立在自身規則的真實性,在影片中也是一個避而不談的問題。在影片中,除了宮廷内和肅州兩個場景以外,基本沒有其他現實的場景。而作為肅州刺史的将太醫僅僅是居住一個像是隐居之地的山谷中,則更加把影片封閉在一個自我構建的王朝中。
從主題來看,張藝謀有着延續《大紅燈籠高高挂》的藝術性的野心,鞏俐飾演的梁國公主,從一開始便說出與大王子的亂倫關系。為了自保,她勾引大王子,希望通過大王子的繼位來獲得自己的安全。後來眼看大王子懦弱,無心争奪權力,又将希望寄托于二兒子身上,可惜最後兵變洩露,二兒子自缢而死。從根本來講男權社會她無法通過自己來獲得自己的在複雜宮廷中的自保,隻能依附于身邊的男人。封閉的宮廷環境,權力對人性的扭曲,這是本片在所表達的主題所在,看似是權力的争奪,其實是皇後如何借用身邊權力實現自保。不過最終都是徒勞的,身邊的一個個死去,個人之力的渺小在封建的宮廷中是多麼微不足道。片中最不起眼的小兒子也是這一主題的有力襯托着,小兒子看似活潑開朗,但從影片一開始小兒子在暗地裡就有不為人知的陰冷,并在結尾殺掉大兒子元詳之後徹底爆發崩潰。而一心隻想逃離的太子最後也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從張藝謀的影片不難看出他對藝術性的追求,但是總難在藝術性和商業性做出一個完美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