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大結局的時候,竟然使我有些茫然,離世的宋仁宗,渾噩的徽柔,苦笑的丹姝,離宮的懷吉,外放的李玮。他們有的失去了自由,扛起江山家國責任;有的犧牲了愛情,與相愛之人相忘于江湖;有的離開了故鄉,外放他鄉半生流離。
盛世華庭之下,盡是苦澀。然而在苦澀,我卻找不到源頭,就像是悲劇,卻找不到醞釀這一場悲劇的幕後黑手。劇中人物,總是讓我的喜歡來回輾轉,他們的行為,有的時候覺得是錯的,有的時候又覺得理該如此。

“如果有來生,我還是願意做官家的。”——趙祯
仁宗去世的時候,我還是難過的。從前會覺得他孤僻執拗,猜忌疑心,一意孤行,梁家的悲劇,徽柔的不幸婚姻,丹姝及苗娘子的苦楚,臣僚的縱意……好像那些悲劇都是他一手促成的。可是,我又極其敬佩他,因為好像他處理的真的是最好的結果了,我想不到,那些朝廷事物,人際往來,他還能如何更好的處理。他是官家,是萬衆矚目的帝王,所行所做皆要符合禮法規度。皇後的典雅,苗娘子的溫柔,張娘子的任性,他也喜歡、眷戀,但是,帝王之愛,如何能随心所欲,面對後宮衆人與張娘子的沖突,他也隻能盡力維護深宮平衡。從一個君父的角度上看,曹評确實不是徽柔的良配,而李玮,真的很優秀,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那些他給女兒的好,卻是最毒的藥。後來我懷想仁宗這一生,他行将就木之時帶徽柔出宮體察民情,我突然間明白了,他身上承擔的責任,他作為一個君王應該做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義務,就算是泥菩薩,也是他的人生。

“讓懷吉走吧,隻要他好,我與他,永不相見。”——趙徽柔
徽柔最後神志不清的樣子,讓人心疼,這個本該是國朝最尊貴最快樂的姑娘,最後卻成了國朝禮制下的悲劇。她喜歡曹評的時候,神采飛揚,眼角眉梢是藏不住的笑意;她和懷吉在一起的時候,自由浪漫,天真活潑,言行舉止是無比的輕松愉悅。然而,她是公主,曹評是後妃之族,懷吉是宦官之臣。仁宗給她選擇的丈夫,是李玮,是溫柔敦厚,真心實意,但卻與她志不同道不合的人。可能她的爹爹沒有錯,無論是從才華還是為人上看,李玮是良人,隻不過,卻不适合她。徽柔被寵愛着長大,她實在想不通,為什麼爹爹要把她嫁給一個她不喜歡的人。其實後來,我也漸漸明白徽柔的無奈,她和别的姑娘不一樣,她是公主,是天下女子表率,她的行事,從來不能随心所欲,從前可以撒嬌任性,不過是因為不會涉及禮法制度,後來的求而不得,愛而不見,遺恨無窮,是因為她是公主,臣民萬衆都期待着的公主。在外界看來,公主生來享受榮華富貴,公主的言行舉止也必須為臣民敬服,所以,婚姻不睦,婆媳不合,鐘情宦官,是公主不能做的事情。

“無論怎樣裁剪我們的記憶,我們都會出現在彼此的生命裡。”——梁懷吉
我看懷吉的經曆,隻覺得命運不公。幼年喪父喪母,後來被賣入宮禁,成為宦官,終身殘缺。他從小苦讀詩書聖賢,承載着兄長的志向,如果沒有邪惡的舅母,他的一生,本該是順風順水,青雲長路,可是,他卻被深鎖宮禁,滿腔憤懑不平隻能隐忍,留由自己吞食。後來,他不幸的人生裡遇到過一束光,那個會撒嬌喊他哥哥的姑娘,那個可愛特别的女孩,那個獨一無二的公主,他的徽柔。徽柔從來沒有嫌棄他的出身,和他志同道合,為他辯護,讓他黑暗的人生遇到暖陽。懷吉必然是很喜歡徽柔的吧!喜歡的小心翼翼,喜歡的恭恭敬敬,喜歡到願意做她的影子。“影子在公主腳下,公主在懷吉心裡。”可是,他不能。懷吉知道,自己隻是一介宦官,即使會詩詞歌賦,善工筆繪畫,即使他才華橫溢,驚才豔豔,他也不能。徽柔終究要嫁人的,嫁一個如意郎君,嫁一個正常男人。我感慨懷吉的無奈,心疼他的苦痛,那樣一個翩翩少年郎,一生從來沒有做過惡,卻被朝臣們口誅筆伐,被世人唾棄,懷吉明明什麼都沒有做錯,卻要一個人承擔這所有難過。懷吉最後離宮了,在一山水之間,茅廬之處,用自己的才學傳道受業,看似平靜生活,其實我們都知道,他的心留在了那座巍峨堂皇的皇宮裡,那裡面,閉着他心愛的姑娘。


“我當然不會怪她,我喜歡她,我從小喜歡她,可是我沒有辦法變成讓徽柔喜歡的樣子。”——李玮
隻緣感君一回顧,使我思君朝與暮。如果徽柔和懷吉的愛而不得有李玮的錯,那麼李玮的悲劇又是誰的錯。大概是錯在那年不該随母親進宮,不該幫助小徽柔取果脯,不該遇見可愛的徽柔,不該動心吧!李玮也很優秀啊,善工筆,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京都才子,沒有徽柔,他也是多少姑娘的春閨夢裡人啊!他喜歡徽柔,不比懷吉少吧?隻是,徽柔不喜歡他,他與徽柔心心念念的婚姻隻不過是他的一廂情願,是徽柔的委屈求全,是官家的一道敕命。從來,徽柔眼裡都沒有他。即使沒有梁懷吉,也有曹評,他不如曹評般豐神俊朗,一眼就讓徽柔心動,也不如梁懷吉,時時刻刻陪着公主,知她一切喜怒哀樂。他隻是官家滿意的女婿,卻不是徽柔鐘意的夫婿。大概是造化弄人吧,徽柔和懷吉沒有善終,曹評也遠離京師,而他也沒有如願以償。其實,我還是很心疼李玮的,如果當初,沒有遇見那個小姑娘就好了。
還有丹姝,還有禾兒,還有張茂則,還有撩子…… 我知道,這部劇有很多槽點敗筆,但是我看她們每一個人,她們的人生,我隻覺得,衆生皆苦,從他們身上,我也學會很多,官家的責任,丹姝的豁達,禾兒的溫柔,朝臣們的心憂天下…… 有的時候,世間事不能盡如人意,每個人都有他們自己的人生意義,如果沒有如願以償,那麼必定是另有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