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非常适合夏天看的電影,也是一部很溫暖的電影,是導演獨具匠心,又或者是大自然本就美得不可方物,這部片的每一幀都是一張壁紙,色彩被運用到了極緻。音樂時而舒緩時而悠揚,随着主人公的心情而變化,令人産生身臨其境的感受…相信我,看了這部片你絕對不會後悔!


自由與愛的主題

影片一開始就是海蒂在一片綠色的山上學着老鷹飛舞的姿态張開了手臂,在上山的過程中遇到幾隻鹿,于是脫下了自己繁瑣的衣服,向着鹿奔去。此時姨媽走的路和海蒂的路是分叉的,分叉即代表着不同的選擇,大人世界裡的算計和小孩心裡的單純。影片前後呼應,海蒂一如剛來阿爾卑斯山時一樣熱愛自由和自然,唯一的不同大概就是她知道了自己想做的事并在為之堅持。

自由不僅體現在主人公海蒂身上,也在克拉拉的身上完美的展現。克拉拉是一個富貴人家的小姐,可惜的是衣食富足的她并不能走路。克拉拉是被禁锢被壓抑的象征,城堡一樣的房子給了她一切,可是隻有阿爾卑斯山上大自然的自由自在給了她站起來的機會,正如皮特發出的那聲驚歎:聖母顯靈了!是的,自然給予人類的那種自由的力量無法解釋,奇妙無窮。


關于愛。海蒂與爺爺、克拉拉與家人的親情;海蒂與皮特、克拉拉的友情;在克拉拉家陌生的醫生對海蒂的關心…無不體現着人性中本就存在的愛。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比手法的妙用

光影對比展現内心豐富多彩的變化。爺爺居住的小屋子是昏暗的,小窗口是這間小木屋唯一有光亮的地方,海蒂從這裡蹦蹦跳跳企圖看到爺爺,而爺爺向窗外看去的時候,既代表着光亮照進了爺爺的世界,他再也不是一個人了,也表達着人的内心對陪伴的渴望。沒有人天生喜歡孤獨,爺爺一邊說着要送走海蒂,另一邊卻又做了一把椅子。這間小房子,再也不是隻有他一個人了。克拉拉的家也是一樣,海蒂到來時,那扇門打開帶來唯一的光亮,光影黑白之間,就預示着一切的變化。

色調對比。山上的充滿陽光的暖色調和山下灰暗的冷色調,即是自然之美與人類生活的對比,也是山上人的善良與山下人的偏見的對比。

爺爺的形象也通過前後對比中慢慢立體起來。山下人的描述、爺爺對姨媽的粗暴言語,都會讓人覺得爺爺是一個粗魯無比、很難相處的老人,可是在與海蒂相處的日子裡,觀衆看到的隻是一個孤獨的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的孫女相處的老人,他的内爺爺的形象也通過前後對比中慢慢立體起來。山下人的描述、爺爺對姨媽的粗暴言語,都會讓人覺得爺爺是一個粗魯無比、很難相處的老人,可是在與海蒂相處的日子裡,觀衆看到的隻是一個孤獨的不知道如何與自己的孫女相處的老人,他的内心是柔軟有愛的。前後對比颠覆了别人口中的爺爺的形象,也讓這個爺爺這個人物更加鮮活。

自然與工業文明的對比,讓自然之美更加深入人心。幀幀似畫的阿爾卑斯山,和濃煙滾滾的城市工廠形成鮮明的對比。其實也是貧窮與富貴的對比,皮特家硬的讓奶奶沒法下咽的面包,和克拉拉家松軟的面包讓人心酸卻并不羨慕,因為享有這一切的克拉拉并不幸福。工業文明雖然讓自然遠離大家的生活,卻也帶來了進步,如果海蒂不曾離開阿爾卑斯山,她不會想成為一個寫故事的人,那麼影片的意義也将大打折扣。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孤獨與陪伴的探索

有句很流行的話說:因為孤獨是生命的常态,所以陪伴顯得彌足珍貴。可是看完這部片子你就會覺得:雖然每個人不可避免的會有孤獨,可是陪伴才是生命的常态,因為人心是渴望溫暖的也是溫暖的。

皮特在海蒂到來之前,都是一個人在山上放羊,雖然他會偷吃海蒂的奶酪和火腿,但是也會在嬉鬧中帶給海蒂快樂;爺爺一直獨居在山上,孤僻到難以相處,可是他在海蒂的陪伴下漸漸有了笑容;克拉拉自從母親去世後就再也不能行走,在海蒂的陪伴下卻出現了再次站起來的奇迹。

其實陪伴的意義不止于此,自然的陪伴也是陪伴,也是令人心馳神往的。所以,海蒂在鬧市中最高的塔頂尋找她心心念念的山,也夢到夜幕星辰、雄鷹展翅。

海蒂本身也許就象征着陪伴和自由。孤獨的爺爺、被壓抑的安拉拉都在海蒂的影響之下獲得了屬于自己的新生,從開始到結束,海蒂也成為了一個不一樣的海蒂。所以,請做一個像海蒂一樣溫暖的人吧,你會成就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後,謹以片中奶奶的台詞來與大家共勉:如果有一件事會讓你開心,那你就盡管去做,無論别人說什麼!

...

圖片發自簡書App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