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部懸疑片,有日本電影的底色,但是又超脫了日本電影的共通的特點。它不恐怖、但卻讓人細思極恐,它不迷亂,但卻讓人更猜不透人心、人性。
追求表象重要,還是追求内在重要,這個話題,往往沒那麼容易回答。
在看《深紅累之淵》的同時,日劇《買房子的女人》中也有這樣一集,探讨的也是關于美醜、内在之間的關聯的話題。
當然,電視劇短短一集表達的時間和高度有限,顯然沒有電影手法來的那麼發人深思。
01

先講電視劇中的故事。
醜男田部考上了最好的大學,畢業後在銀行做着令人羨慕的工作,且步步高升,以這種容貌,能享受這樣的身份地位,也着實讓人費解。更加讓人意外的是,他帶着未婚妻奈奈找中介買房,田部口口聲聲的說,我一定要買一套外表一看上去就很有面子的房子。
這同時,他帶來的未婚妻奈奈也符合他對房子的要求,奈奈的顔值高于田部幾百倍,顔值上來說,兩人實在是相差甚遠,女的美若天仙,男的卻其貌不揚。
在買房看房的過程中,奈奈雖然持有美貌,但是對田部卻百依百順。田部走開的時候,她才悄悄的問中介:我對房子沒什麼要求,隻是,浴室我希望是能夠上鎖的那種。
于是,中介帶着奈奈來浴室參觀,誰知浴室的烘幹系統遙控器突然出了故障,結果美若天仙的未婚妻奈奈被突如其來的淋浴噴頭的水沖成了落湯雞。
當奈奈用圍巾掩面,走出浴室的時候,卻無法遮住一張醜臉。這和之前她的美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醜男田部立刻就翻臉了,他坦言說,我之所以這麼努力,考上名校、在公司裡面拼命工作升職加薪,我就是為了能找一位容貌美麗的女子結婚,從而改變我下一代的基因,讓他們不要像我一樣從小受盡歧視,這是我的人生目标。現在你欺騙了我,你用化妝術,掩蓋了你自己的醜陋,我無法接受。奈奈聽後,羞愧難當,逃離了看房現場。
接下來劇情出現了反轉。
房産中介為了能賣掉房子,去奈奈家,做了回訪,詢問她為什麼會看上田部這樣的醜男。奈奈說,我看到過他的一本日記《努力備忘錄》,那裡面他記錄了自己因為長的醜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和白眼,同時也記錄了他為了擺脫這種困境,努力考上名牌大學,努力在公司裡面受重用的奮鬥曆史,我并不是因為他現在擁有的金錢和地位喜歡他,而是看到他這樣一路走來,非常讓人感動。
而醜男田部那邊,無論如何是不能接受跟自己一樣的醜奈奈了。盡管化了妝之後,她變得還是那麼妩媚動人(日劇中有些誇張的成分在,化妝術能把醜女變美女,也是醉了)。這時候,我們的賣房專家出場調節了,她抛出了幾個概念。
首先,她帶田部看了一套外觀上看上去很普通或者有些糟糕的房子,但是進入室内,卻豁然開朗,十分有格調、優雅。她告訴田部,如果這套房子的外觀就很美,那隻不過就是個普通好看的房子罷了,正因為有這樣的外觀,這套房子才變成了一套很特别的房子。她繼續舉例,比如,學校門口那個外表髒兮兮的西餐廳,為什麼人氣旺盛,因為大家知道他店裡的東西好吃,因為客人會有一種,看外表你們都不了解吧,但是我卻知道它裡面的東西好吃,有一種了解這家店的真實情況的優越感在。總之,這種外表和内在不同而産生的差異,被賣房專家定義為了“反差萌”。
接下來,在田部對未婚妻的看法上,也灌輸了“反差萌”的概念。雖然可能暫時還無法忘記未婚妻的醜陋的素顔,但是因為已經了解她本人内心是個善良、熱情、有愛心的人,但是别人從外表又不能輕易裡了解到,所以可以說不失為一種值得珍惜的感情。
雖然沒有踩到點子上,也沒有解決醜男加醜女,下一代可能也長的很醜的基因問題,但是我們通過這些無厘頭的搞笑、諷刺和反諷,感受到了編劇和導演給我們的正能量。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也許因為容貌的不得志,更激發了人的上進心,又何嘗不是一件樂事。
02

說回電影《深紅累之淵》,講述的是兩個女孩換臉的故事。一個是醜臉淵累、一個是美顔丹澤妮娜。
醜臉靈魂深處有東西、在表演上面有天賦,而美顔徒有虛表、經曆的少,感受到的情感也輕浮,演技欠佳。

在表現兩個完全不同世界的女孩,面對同一個世界的遭遇時,作者巧妙的引入了一個年輕有才華的男導演烏合。表面看,導演是愛上了美麗女孩的顔值,但是當美麗女孩用自己的意識、真實的自己與導演接觸、談話、聊天的時候,年輕的男導演卻說她好像變了一個人,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完全不是自己認識的妮娜。
這就是人性的矛盾之處。
年輕、帥氣、鬼才的導演烏合,因為導演的身份,可以說是閱人無數,什麼樣的美女他都見過,所以單純用美貌,無法吸引他的注意力。而醜女累,借着妮娜的顔值敲開開門磚,成功的用自己的演技、用内心深處有秘密的憂郁的眼神深深的吸引了導演烏合。
這不免有些諷刺。試想,如果累的性格沒有改變,但是卻用自己原來的醜臉去面對烏合,他會喜歡上她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不用說讓他喜歡上自己,就算是多看一眼,恐怕都難。
累的出場,顯然不是單純的為了獲得某個年輕男導演的愛,而是她骨子裡對演戲的熱愛,于是在和烏合交往了一段之後,她獲得了業界更厲害的導演對其才華的賞識,于是果斷的分手了。
生來顔值極高的妮娜,卻空有一副好皮囊,毫無内涵、更對生命之重,沒有感受、活的輕飄飄的。而累卻不同,從小曆盡艱辛,飽受苦難,當她找到一個口子,突破了自己的局限之後,那種要變得更強大的欲望來的十分強烈。
有句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起來是句俗語,但是卻讓人覺得有種切合此境的感受。在妮娜失去了自己的臉、也失去了自己身份的時候,她才開始思考人生,她才在結尾發出咆哮,甯可毀了這張臉,讓累無法再利用她,也不要失去自己的人生。
是什麼讓一個整天“持靓行兇”的人,靈魂變得有東西,變得深刻。
是痛苦,是得不到。
03

我們常聽到老人們說,要讓一個孩子成長,就必須讓他感受到三分饑餓、三分寒,這些道理應該是相通的。
大抵那些作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也都是在他們最困頓的時候,生出的靈魂的光輝的倒影。凡事一帆風順,人會慣性的失去思考,那麼生命也變得輕浮。
蔣方舟說,我的生命沒有太多内容,所以我也沒有太多的東西要寫。于是她決定獨自去東京流浪,也不是非要流浪,但是要去體驗一下那種無依無靠的生活,從虛無中跳出來,讓生命有些内容,有點重量,于是有了她的那本書《東京一年》。
也常聽過,有的富人,為了培養自己的子女成材,故意告訴他們的後代,家裡很窮,什麼都沒有,讓他們自己找到出路,自己去奮鬥,這些都不失為一種為人父母,為子女計長遠的、聰明的選擇。
現在人們已經習慣了說優秀的靈魂要好過一副好看的皮囊百倍千倍,但是優秀的靈魂卻一定不是在萬事順遂的生活中一蹴而就出來的,必定經曆苦難。當年,鐵凝堅定了寫作之路後,父親鼓勵她到農村去、吃些苦頭,增加自己的視野和底蘊,那一刻的選擇顯然是選擇了一條最難走的路,但那是一條通向成功的路。
04

回到主題,顔值到底有多重要。
說起來電影《深紅累之淵》,想跟大家探讨的并非顔值,而是人的欲望到達了一個境界,即使有些怯懦,但是欲望的力量最終會推着人沖破道德的底線,完成自己認為的所謂使命。
但是透過這些深刻的主題,卻不能不讓人覺得,欲望是不可缺少的。人活着,要有些什麼東西留下來,生命才能變得有價值。而金錢、名譽、地位顯然不是那種我們所說的應該留下來的東西,而是某種技藝和精神,才能變成永恒。
一開始出場的妮娜顯示是張白紙,因為她的生命、她的視角看重的就是名和利,但是名和利,與生命的厚重毫無關系,獲得再多的名利,生命依然虛無。
而與此相反的是累,她不單純的追求名利,她的眼光放的更遠,她更加能抓住人内在的東西,閃閃發光的東西。人性、靈魂、人的高度、向至高點不斷發起進攻的精神,這些是她突破底線,卻孜孜不倦追求的東西。
正如她在戲中戲演的王爾德的《莎樂美》中要表現的東西一樣,你說我是為了愛,變得自私、極端和殘忍,但是我卻以為,我單純、我純粹到無人可及,我心中的愛才是最神聖的,不可侵犯的,一旦我認定了的東西,其他的一切都變得虛無,我隻要朝着自己的目标前進,就是在做我自己,最純粹的自己,這就夠了。
05

最後,想說的是兩個女主的演技,顯然大女主是美顔的妮娜在擔起來,兩個同樣生于95後的女演員,都是一樣在拼,這樣的角色、内心戲難度很高,同樣擁有美貌的她們,也都貢獻了超高的技藝,這是值得敬畏和稱贊的事情。
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這句話的邏輯套用一下,不怕美顔,就怕美顔也很有内涵。
顯然,我們普通人看重的往往是虛造的外表的光鮮亮麗,但是這個時代,就像人們忽略了李誕的顔值卻推崇他的靈魂一樣,這個時代在以它的方式悄悄的告訴我們,比起外在,内在的塑造更受人敬仰、讓人崇拜,也更值得人去探讨,難道不是嗎?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