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活法”:有積極進取、不斷追尋目标的;有享受安逸、小富即安的;有吃齋念佛、遁入空門的......。人們為錢、為名、為體驗、為親友情誼、為責任和義務、為存在價值和意義......。人們心裡存在着那麼多“為了什麼”,就有那麼多的奔波勞頓,就有那麼多的“活法”。結果,“活法”二字也千差萬别,竟然一人活出一個姿态!

積極的言說消極的不進取,消極的言說積極的往前趕個啥?諸如此類,于是活法和活法之間有着鴻溝,不好逾越。于是,我們雖然在人聲嘈雜聲中,卻倍感孤獨,因為不被理解、不被認同,就甯可孤獨前行。我現在,已經争取不再用個人好惡去評判“活法”,你永遠理解不了他人的思維和處境,因為每人的當下都是曆來經驗的彙聚和反應。所以,就索性抛開自己,用心體會每個生命發出的感歎!這真是一個奇妙之旅!

這部電影塑造的主人公就是一個異類“活法”,他是可以為堅持自己的“活法”----甯願用生命去買單。而周遭的世俗已經為他敞開寬敞的大門,無數光明大道盡在腳下。但那些都不是他的,是他的路---隻有自己心裡清楚。

他是世俗的旁觀者,人們沉浸在他的音樂裡去舞蹈和喧鬧,而他一樣沉浸在自己獨創的音樂裡去品察。同一個音樂,同一個房間,他與人們的心靈卻是彼此隔斷的。

他帶着主體感生活,其他的一切規則和标準,都“去他媽的”!所以,世俗的那麼多“為了什麼”都與他毫不相幹。他在外人眼裡很孤獨,但鋼琴彈奏,使他與宇宙可以通靈,是他的摯愛,使他内心無比充盈。

他雖生活在最狹小的時空,但活出了世人無法啟及的浩瀚和無垠。他将這種純粹的活法化為鋼琴演奏,在有限的琴鍵上,彈奏出無限的遼闊,一樣達到世人無法企及的玄妙。他的鋼琴不是苦練出來的,是心靈與周圍一切共鳴出來的。他的彈奏,可以聽懂海浪節律、可以讀懂人的内心、可以纏綿細膩柔美的愛戀,可以發出鄙夷世俗的狂笑....。是靈魂在演奏,而不是身體。所以,他——演奏玄妙;所以,他用鋼琴演繹的人生——同樣玄妙!

世俗的名利不足以撼動他,直到一個女孩走進他的視野,他怦然心動,痛苦的抉擇後選擇站在舷梯上,望着陌生的陸地。他看到的是自己即将被淹沒,丢掉了自己、丢掉通靈的體驗,就丢掉他生而為人的一切。所以,他退縮了,甯可與他的栖息地同歸于盡。在最後時刻,他手上已經沒有鋼琴,但是,鋼琴在心中,指尖的滑動輕彈出最美妙的音樂---獻給即将離開的自己。

他的存在仿佛就是一場虛無,像他的身世一樣,沒有造冊。但隻有他自己知道,他真實的活過,沒有追尋任何“為了什麼”,隻是真實而純粹的活過。

我在想,人的潛能到底有多遼闊?難道是,宇宙有多遼闊,人的潛能就有多遼闊?!

但凡夫俗子們為世間得諸多“為了什麼”所疲于奔命,與宇宙之間有着自設的屏障,無法逾越!

于是,人們遠離了自己無限的潛能,遠離可以死而無憾的通靈的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