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隻存在于大海中,之于世界,我不存在。
這部電影是以一個叙述者的身份來講述這部電影的。講述者的身份是主角的朋友。故事背景發生在由和平轉向戰争期間,故事地點發生在往返于歐洲和美國的郵輪上。
開篇是以這位朋友來賣掉陪伴自己多年的樂器小号,當世界一片祥和所反應出來的現象那就是人們都歌舞升平,縱情享受(通過這次的疫情更能體現出來不是嘛)。當戰争到來時,這些享受便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能夠生存下去。因此,這位朋友來當掉着把多年的小号來換取“吃飯錢”。臨走之時,他吹響了他的重要一曲也是最後一曲。這一曲也是揭開主人公的一曲。
電影時長有兩個小時,我是分兩次開的。因為真的很平淡,沒有什麼波瀾起伏。但是卻可以讓你的内心趨于平靜。主人公是一個沉迷于音樂,他認為每一首曲子都是一個故事。他的每一首曲子都是即興創作,看着一個人,看着一個建築物,這一個個都是一個故事,也既都是一首曲子。這是他的天賦,這是他的獨有,并且他可以過耳不忘。他的天賦,他的才華,在電影裡面的一場比賽表現的淋漓盡緻。

當然,電影要講述并不是他的才華。在他的世界裡隻有音樂,包含了其他雜物,那便不是音樂了。哪怕他的朋友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他離開海上,去大陸上,去赢得他所應該擁有的名聲和錢财,但他依然不為所動……
轉折發生在這個女孩的出現……愛情總是很難規避的,特别是怦然的心動和這一眼的鐘情。

他終于鼓起勇氣下船……然而望着眼前的大陸上的這一切……他還是回來了

哪怕在最後船要被炸毀時,這位朋友再一次來祈求帶他離開……但是他還是拒絕了……他的人生隻屬于這艘船。
之于世界,我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