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時候,一部名為《沙海》的影視劇上映,作為一個“稻米”,自然是知道這部南派三叔的小說。看到它的時候,心裡有期待,但更多的是忐忑和猶豫,畢竟之前有那麼多盜墓劇,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吳邪,作為盜墓筆記系列中的靈魂人物,在《沙海》中由秦昊扮演。秦昊,之前我不大清楚他,隻是聽過他的名字,知道他是影帝,覺得長相雖然不是那麼好看,但有演技也是非常不錯的。直到我看了幾集後發現,這劇真是神仙選角,秦昊老師将吳邪在《沙海》中的感覺真正地演出來了,他背負太多,但不經意間還是流露出天真無邪的感覺,後來他的每一幀畫面,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語都感覺是“吳邪”在與我們見面。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黎簇,這個被稱為“最慘男主角”的《沙海》中的男主角,由吳磊弟弟扮演。三石弟弟的年齡小,但是演技卻不少,與秦昊搭戲的感覺特别好,沒有原著裡吳邪和黎簇之間的隔閡,反而讓觀衆看出了一種“cp”感。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而其他選角,像黑瞎子,小哥,蘇難,胖子,小花等等都選的特别好,每一個都演出了“味道”,神仙選角真的是最準确的了。

隻是,為什麼導演編劇看不到這些呢,看不到大家尤其是“稻米”們對這部劇的喜愛呢,為什麼要浪費我們的感情,一味地注水加戲導緻大家越來越失望呢。

我的看法不針對演員,隻是想表達一下我的感受。張日山這個角色由張銘恩來演是非常正确的,張銘恩演的不錯,隻是為什麼張日山的戲份那麼多,在演員表中明明是特别出演,最後卻有了和主演甚至是比吳邪戲份還多,和梁灣的感情戲也是很大占比,張銘恩飾演的張日山和楊蓉飾演的梁灣都是非常棒的,要是在别的劇我一定會粉這對cp,隻是,這是《沙海》啊,為什麼原作者都不遵循原著呢,一定要有感情戲嗎,不一定所有的劇都要靠愛情來提高收視率,博眼球的,演員演技那麼好,又有原著的書粉和觀衆,加上精良的制作,優秀的剪輯,何愁不會大火呢?

如今電視劇行業是熱門,好多小說大IP都被改編成電視劇了,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迎合觀衆的喜好,還要将自身的質量提高到一定高度。首先,演員是一方面,隻有真正契合角色的演員才能用,哪怕不是什麼流量小花,也要選的好。總是用替身,流淚用眼藥水,演戲用摳圖,這樣的劇拍出來也是飽受诟病。其次,劇情不能注水,好好的一部劇,十幾集二十來集就能非常好的演繹出來,為什麼非要加到七八十集呢,劇情注水,不知所雲,為什麼非要糊弄觀衆呢?最後就是後期剪輯的問題了,後期制作,這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工作,劇情通順,邏輯明确,是一部好劇的必備。現在熱映的《天盛長歌》是一部非常好的電視劇,隻是後期剪輯使得劇情有點混亂,拉低了評分。

在我看來,電視劇制作不能隻追求商業化,不能消費觀衆的感情。追求好劇,哪怕收視低迷,口碑也是好的,也能算的上值得稱道。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