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2019離婚率又引發一波熱議。
根據民政部官網數據統計,2019年全國離婚率已經接近50%,也就是說,每10對新人結婚,就有将近5對夫婦離婚!

甚至,有的城市離婚率高達70%,簡直讓小編驚掉下巴!

更觸目驚心的是,離婚率逐漸走高的同時,結婚率也在不斷降低。
為什麼人們不願意結婚了?
看了黃渤的新片,小編才知道答案。
畢竟,在這片裡,相愛的人,才有可能被抓走。


被誰抓走?片名簡潔明了。
但直到電影開始,小編才發現秘密。
這部片子,與其說是“被光抓走的人”,不如說是“被光剩下的人”。
影片裡的這束光,忽如其來。
時間短暫,不過一小會兒;地點也奇怪,随機分布全世界。
在短暫的光照中,鏡頭捕捉到四重生活。

人民教師武文學(黃渤 飾),“光照”發生時,正在給學生上課。
準備與丈夫胡建平離婚的李楠(王珞丹 飾),正在去民政局的路上。

地痞流氓筷子(白客 飾),正去讨一筆債款。
還有一對年輕情侶,因為父母棒打鴛鴦,正鬧得不可開交。

白光籠罩下,有些人消失了,有些事,卻悄然浮現出水面。
這束光與兩個詞有關:一是愛情,一是審判。
都是突如其來,令人毫無準備,而迎接這束光的人也一樣。
被留下的人,最開始很輕松。畢竟,他們的生活看起來并沒有受到打擾。
準備離婚的人,從此再不相見;正相愛的人,要拆散他們的父母也消失了。

武文學也是這麼想的。
老婆張燕已經結婚十餘年,他熟悉自己的妻子,就像熟悉自己的手一樣。
但這種表面上的平靜,立刻被風傳的“真相”所打破:
據說,被光帶走的人,都是相愛的人。
相反的,那些被剩下的人,就是不相愛的人。

而那些愛人被帶走的人呢?
顯然,籠罩他們的不是一道白光,而是一道綠光了。
在這樣刺眼的光照下,每個人的生活都仿佛被聚光燈全程聚焦。
相愛的人,不愛的人,單戀的人,被騙的人。

一束光來了又走了,隻留下一群被打上了标簽的人。
相比之下,那些“被光抓走的人”反而成了幸運者。而被剩下的人,開始面面相觑,扪心自問:
被剩下的我們,從什麼時候開始不相愛的?
《被光抓走的人》是青年導演董潤年獨立執導的長片處女作。

但他以往的編劇作品,你一定不陌生。
《廚子戲子痞子》《心花路放》《老炮兒》……
還有2019年春節檔,黃渤主演的《瘋狂的外星人》。

《被光抓走的人》也沿襲了董潤年的風格:
一針見血,勾出某個潛藏在現實生活裡的可怕問題:
當人們原本很少談及“真愛”,忽然被公開審判,會怎樣?
可怕,是因為問題的反面,似乎就是真相:
有些人,明明就不是真愛,卻不肯面對。
這個結論有力、簡單,也夠粗暴。
有些人,如同李楠,被這結論一推,直接掉入生活真相之中。

丈夫胡建平失蹤後,她發現他的生活中,不光有一個“小三”。
甚至可能還有“小四”“小五”……
“真愛”給了她理由,去了解關于愛的真相。

而對于筷子來說,所謂真愛,則變得極為模糊。
在他的生活裡消失的是發小,真愛的标簽來得毫無由頭。他面對的是莫名其妙的質疑和調侃。

不是所有人都肯面對深淵,即便你知道深淵之下,很有可能是真相。
隻因為,成年人的生活,本身就已經足夠混沌和複雜。
影片裡,黃渤所飾演的武文學,就是個最普通的中年男人。
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樣,“真愛”在他的生活裡,不常出現,也無須探究。

在光照發生之後,他雖然好奇,卻是以一種圍觀的态度來探究“真愛”。
真愛與否,大概是别人的事。
但在關于真愛的拷問發生到自己身上後,他開始沉默,敷衍,甚至一口否認。
武文學以這種态度面對同事,女兒,母親,甚至是自己的妻子。

避無可避之後,他選擇了——造假。
在酒桌上導演一場戲,維持和平而混沌的幸福假象。
黃渤在酒桌上的這一場戲,全程沒有大哭大笑,卻用壓抑克制到毫厘的演技,來丈量兩個無可丈量的事。
面子和愛情。

究竟是面子重要,還是愛情重要?孰輕孰重、孰真孰假?
在武文學的心裡,愛情似乎毋庸置疑,而外表的面子,也不容有失。
所以,他不惜做了假車票和假照片,就為了在酒桌上挽回面子。
一而再,再而三,最後逼急了,隐秘的個人生活,也被他抖出來。
酒桌上真真假假的戲言被推到極緻,妻子拍案而起,轉身走人。
而黃渤卻憋住了一口氣。

酒桌上的真真假假,都像這口梗在心裡的氣,無處傾瀉,也無處尋覓答案。
表面的演技靠炸裂,高級的演技靠克制。
這在譚卓的表演上,也可見一斑。
傳統家庭裡,男性展現的是外在的體面,而女性展現的,是向内的背影。
在丈母娘問出“你們到底是哪個不愛哪個”時,譚卓留下的是背影。
當丈夫在酒桌上胡言亂語時,譚卓回家躺在床上,留給丈夫的,還是背影。
痛苦而糾結的外表,沉默與無言的内裡,延展出2019最令人細思極恐的愛情寓言電影。

它出人意料,從一個犀利的角度,将生活深處的問題,幹脆利落地挑明——
在現實的柴米油鹽當中,兩個人的“真愛”,日益消磨。
最後,愛似乎潛藏于水底之下了,普通人能看到的,不過是“湊合過”的生活。
快刀斬亂麻,說愛就愛,說離就離,已經成為一種潇灑的姿态。
但婚姻,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糾葛則更為複雜。

談不上誰是誰非,善惡對錯,隻是最後大家都活成了混沌不清的模樣。
最可怕的是,這混沌不分的狀态裡,甚至沒有那麼一道光去照亮。
影片中,光照被定義為一場“災害”。
因為它似乎将人類分成兩半:這些是相愛的人,而那些是不相愛的人。

誰是相愛的?誰是不相愛的?
拿什麼來證明,愛和不愛?
年輕人在面對這層叩問時,心裡先就生了一層恐懼。
北上廣現實中的離婚率,似乎也正在驗證這一點: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的調查顯示:
61.2%的受訪者都表示自己存在‘恐婚’傾向,8.0%的受訪者坦言非常嚴重。
受訪者認為,當下離婚率高、婚姻成功不易,離婚後的負面影響,是‘恐婚’主因。
58.4%的受訪者謹慎地表示,遇到相悅的另一半時,才願結婚。
對婚姻的畏懼,似乎已經成為一種常态。
而更危險的是,對于“真愛”這場大冒險,似乎已經無人去嘗試了。
你還敢愛嗎?
你還敢面對自己愛或是不愛的現實嗎?
敢回答嗎?
如果你還敢接下這叩問。
好的,那麼《被光抓走的人》目的就達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