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一篇韓國電影雜志cine21的文章給大家
“好,停!”
泰仁(劉亞仁 飾)随着昌福(劉在明 飾)的指示,在吊挂在半空中的人下邊鋪起了塑料布。
這是為了防止這個将死之人的血不濺到地闆而做的準備工作。
做好了殺人準備之後,泰仁和昌福就脫離了現場,煮起了泡面。

即便倉庫裡響起了拳打腳踢的聲音和慘叫,兩個人也無動于衷地吃了起來。
電影雖然沒有說明兩個人從什麼時候開始加入了犯罪活動,也沒有說明犯罪組織是為何殺人。
但還是會讓觀衆們深陷于兩個角色奇特的交互方式之中。
白天兩個人開着貨車賣着雞蛋。
但一旦回到殺人現場換上頭套、雨衣和橡膠手套,就會搖身一變,變成了專業收屍人。

“就算有别的想法也要忍住,要感恩于自己得到的工作。”
作為一個有宗教信仰的收屍人,昌福認為協從殺人隻不過是自己的一份工作。
他時常以對泰仁發牢騷的形式安撫自己,但泰仁也從來不頂嘴。
作為觀衆的我們無從判斷他到底是不想說話還是不會說話。

泰仁隻會用表情和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并不使用手語或文字。
他經常會對昌福表現出反抗的情緒,這種微妙的情緒加在一起看起來就像是不愛聽爸爸唠叨的兒子。
兩人的關系偶爾像父子,偶爾又像共事時經常吵架的兄弟,這種複雜又微妙的關系不斷地刺激着觀衆們的好奇心。
但故事卻要從兩個人突然接到“活人”的工作,才算正式開始。

“我是看在我們經常交易的份上,信任你才委托給你的。”
老顧客提出高額的傭金想委托他們兩個人暫時托管一個活人,昌福勉為其難地接受了“訂單”。
然而當他們到了現場驚訝得發現,托管對象竟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下“訂單”的老顧客竟然也以半死不活的狀态吊挂在半空中。
轉眼間自己要淪落為誘拐犯了,昌福馬上就把小女孩丢給泰仁,說服他把小女孩帶回家收留幾天。

《無聲(소리도 없이)》雖然以殺人與誘拐為題材,但并沒有公然展現施暴的場景。
而且雖然在講犯罪,但并沒有欺負弱小,而是以其獨到的方式講述一段離奇的故事。
觀衆們反而會漸漸地被飾演“誘拐犯”的劉亞仁所吸引。
這份特别的觀影體驗,跟看《走到盡頭(끝까지 간다)》中隐藏母親屍體的李善均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為了演好處于兩難的絕境中的青年,劉亞仁花費了不少心思。
泰仁這個角色生活在鄉下,白天賣着雞蛋,回來還會參與犯罪活動,由此還攢了不少錢。
為了塑造好這種形象,劉亞仁先是剃了平頭,同時還增重15KG。

洪義正(홍의정)導演要求泰仁要像一頭“被侵犯了領地的猩猩”。
為此劉亞仁在熒幕中故意表現出了緩慢又笨拙的形态。
劉在明也是展現了非常優秀的表演。
他所扮演的昌福作着一副老實人的面孔參與犯罪,同時還不停念叨聖經中的段落來安撫自己。

本片導演洪義正的短片作品《栖息地》曾受2018年第23屆釜山國際電影節邀請。
而《無聲》是她的第一部長篇電影。
本片更是在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為了養成年輕電影人而設立的“威尼斯雙年展電影學院項目”中,于2016年登上了最終提名作品。
其劇本也是洪義正導演親自操刀。
看點1要像一頭“被侵犯了領地的猩猩”
洪義正導演為了說明泰仁這個角色,特意給劉亞仁發了猩猩的視頻鍊接,劉亞仁對此表示洪義正導演的說明“太有趣,太新穎了”。
看點2 新銳導演洪義正
1982年出生的洪義正導演,在2005年畢業于韓國藝術綜合學校影像學院的影像設計專業,并于2012年在倫敦電影學院取得了碩士學位。2018年她親自導演和編劇的短片《栖息地》,就被邀請到了釜山國際電影節寬焦韓國短片競賽單元。
看點32016年“威尼斯雙年展電影學院項目”最終提名作品
“威尼斯雙年展電影學院項目”是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後援新人導演的第一部或第二部作品的項目。2016年跟《無聲》一同登上最終提名作品的還有阿裡·阿巴西導演的《邊境》。
翻譯·文案/ 來來Lars 排版/曉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