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是1998年彼得•威爾執導的一部劇情片。

圖源網絡
楚門是一名被奧姆尼康電視制作公司收養的嬰兒,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這座名叫桃源島的小城,長大後做着保險公司經紀人的工作,影片中除了他,所有人都是演員,但他卻全然不知,而他從小生活的地方實際上是一座巨大的攝影棚。

圖源網絡
他看似過着正常人的生活,不斷地重複與循環,直到影片中出現三個大點,他才開始慢慢懷疑自己所處世界的真實性。
第一次是攝影棚的燈壞了從天上掉下來剛好掉在楚門的面前,為了彌補這一次過失,影片中的廣播報道說是飛機的零件掉落。
第二次是楚門在街上見到了小時候因為坐船遇到暴風雨發生事故而落水失蹤的父親,這位扮演他父親的人想要告訴他這一切,但是被群演各種方式阻隔帶走了。

圖源網絡
第三次是楚門遇見了他一見鐘情的群衆演員施維亞,施維亞對楚門十分同情,想把這一切告訴他,可是沒說幾句後就被工作人員帶走了,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圖源網絡
在經曆了這些後的楚門發現了一些異常,感覺大家都在關注着他,直到他一步一步發現了事實的真相,但導演告訴他外面的世界一樣虛假,給他打造的世界相對安穩,想讓他留下來。

圖源網絡
最終他還是不惜一切代價逃出了這個大型的攝影棚,開始過自己真正的人生。

圖源網絡
楚門從一開始人生就已經被導演規劃好了,什麼年紀身邊出現什麼人,為了防止他離開桃源島想盡了各種辦法,其中在他小時候父親落水就是為了讓他産生心理陰影。
這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部類似的劇《西部世界》,人類用機械制造出同樣的人類,給他們一個世界,循環重複同樣的劇情,讓真實的人類進去肆意釋放自己的天性,殺戮與掠奪,機器人出故障便收回修好再投入到劇情中,直到這些被制造的人類有了自己的思想并覺醒反抗,但其實身在真實世界的人早已是劇中人,他們也是被制造的一部分,不論劇情怎麼發展,背後都會有掌控全局的赢家,看似覺醒,看似逃離,實則都是另一種玩法。
不論是《楚門的世界》也好,《西部世界》也罷,他們都有幾個關鍵詞:囚禁,覺醒,逃離。
我們一直都在時間裡循環,有的人成為曆史,有的人在未來等着出現,從出生那一刻開始我們就扮演自己人生的主角,或者其實是他人的配角,或者就是一名普通的群演,随着不同的選擇産生不同的結果走上不同的道路,進入社會進行分工,看似所有的一切都在自我記憶中循環,但那隻是個體自我意識,個體之外又是不同的個體。
我們就像商品,在制造時就被定下了規格,應該容納多少知識,經過多少道程序,才算得上一個真正合格的類别商品,站在宏觀的角度上來看,每個人都是楚門,我們沒有辦法逃離于這個世界給我們的固有認知,隻有不斷努力去逃離舊世界,努力過好生命短暫的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