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看剛上線的漫改真人版《棋魂》,我一共出現過3次棄劇的念頭,後來不僅刷完更新,還意猶未盡,非常期待。
第一次是第一集正片部分開始,1997年,為什麼要選擇這麼懷舊的年代?把整體氛圍搞得“土土”的。
第二次是褚嬴從棋盤裡現身,既然都已經改成我國的時代背景了,為什麼“棋魂”的穿着打扮非得複制佐為?
第三次是六年後,時光長大了。

直到時光真正喜歡上了圍棋,輸了與何嘉嘉打賭的那盤棋,跳下河,基本是停不下來的節奏,刷完了更新的12集。
等到方緒的第一個圍棋網站上線,發現劇組選擇改編到那個年代是有道理的,很符合當時國内的圍棋發展背景以及電腦網絡科技的環境,想想,如果直接放到現代,那劇裡的人也許隻能通過手機APP和AI下棋了。

劇裡的“棋魂”褚嬴是南梁人,我對曆史并不了解,但很有可能南梁人的确是褚嬴的穿戴打扮,換個角度講,放在曆史環境下,誰複制了誰的裝扮,還真不好講。而且,張超飾演的褚嬴,肯定會被拿去和原動漫中的佐為比較,哪怕說和佐為差了點感覺,好在褚嬴說話的聲音、張超的演技都給這個角色加了分。
至于時光的小演員,我覺得完全可以拿S卡,以至于時光一下長大,換成了胡先煦,還真有點讓人放不下。不過真人劇并不代表是兒童劇,也不能讓兩個小孩子一路演到結束,安排時光長大,到了初三、高中的年紀,面臨學業和職業棋手的選擇,還是挺合理的。

關鍵,我覺得這部真人版《棋魂》,把握住了原動漫中的故事核心内容,對圍棋的執着與熱愛,俞亮追逐着虛無缥缈的褚嬴,而時光又努力追趕着俞亮,時光和俞亮糾纏不清的“愛恨情仇”,棋社小夥伴之間互相尊重與理解的友情,主線内容對原動漫的還原度那可以說是非常高。
當片尾曲前奏響起時,渾身豎起雞皮疙瘩,一點都不誇張,那是一段曾經充滿青春、激情與夢想的美好回憶。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