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電影《辯護人》這個電影是一個從以小見大的寫法。從一個律師的角度反映了整個國家的問題。

男主人公是個律師,隻有高中文化。憑着自己的努力讀書考上了律師。然後又憑借敏銳的頭腦賺了些錢。買下了自己做建築工人的時候給别人蓋的房子。

看到這裡他幾乎就是一個人生赢家。是一個非常勵志的人。并且還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在他經常去吃飯的那家飯館,老闆大嬸在他窮困的時候幫助過他。他一直念念不忘,并在發達後特地過來感謝仍舊天天過來吃飯。

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那他也是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就像他被其他許多律師看不起的,是一個隻顧自己賺錢沒有社會責任感的律師。他自己也不覺得這樣做有什麼問題。

故事的轉折要從這個國家的一個大事件說起。韓國那時候正在鬧革命。有學生遊行,社會主義份子被稱為赤色分子。當局為了鞏固政權及其他目的,動用警察和軍隊抓捕了一些學生。稱他們是閱讀禁書有反動思想的人。被抓的人中有一個就是老闆大嬸的兒子。

為了救他。律師不惜放棄了到手的大生意。做起了辯護人。在做辯護人的過程中,他和他的家庭以及工作夥伴受到了來自各方面的威脅。也看清了一些事實。比如警察嚴刑逼供造僞證。他仍然堅持做了下去。盡管最後雙方妥協了。但他相比之前已經有很大的變化了。

一個小人物首先想的是個人的溫飽,是自己的家庭的幸福,這無可厚非。不是人人生來都有一顆拯救社會蒼生的心。中國也有句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我們很多人這一生中有很多時候也想伸張正義。也想為社會做些好事。可是有幾個能敢跟國家力量抗衡?有幾個人能在孩子家庭受到威脅的時候,仍然義無反顧?有幾個人能在自己的事業上升期的時候,抛下一切?這些都是需要多麼大的勇氣。在國家面前人是多麼的渺小。跟國家打官司尋找法律的失誤。有多少人有這個勇氣去堅持。更别說勝利。十幾億人的中國,也沒有幾個這樣成功的例子。

電影中,律師的朋友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拍着他的肩膀說,為了我們的孩子不再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無法伸張正義,肆意踐踏人權。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雖然做不到像他那樣的勇敢,至少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伸手幫助别人。在背後默默的支持這樣勇敢的人,而不是見死不救,兩面三刀。

總有人要先站出來。社會的進步就是由這些人推動的。

我們大部分都不是那個站出來的人。他們辛苦為民衆争取來的利益,大家要維持,要堅守。要懂得感恩,告訴自己的孩子,要銘記他們。也要把這樣的精神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