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2014】

(豆瓣8.7;我的評分8.0)
“如何成為偉大?”
我從未不停追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我怕我承受不住“偉大”這個詞的重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你扶搖直上的時候,總會有多多少少的阻力将你攔截,甚至于将你燃燒。等你燒盡了涅槃的時候,你便接近了“偉大”。
安德魯不是天才,不像《火箭人》中Elton John伸手摸琴便會彈奏出旋律。那他是誰?一個low班中想要沖上青雲的的學生、一個盡全力去練習架子鼓的赤子、一個想要登上大舞台的鼓手、一個沒有朋友的社交孤兒……似乎除了比較努力,他與“偉大”并不搭邊;他的老師呢?弗萊徹,偏執狂、逼死學生的惡魔、偉大的爵士樂手、蜘蛛俠頭号黑粉(咳,串台了)。這樣兩種性格的人走到了一起,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想象到影片結尾,二人榮譽滿身,師徒兩人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可實際呢?安德魯和弗萊徹仇深似海,随意兩人都有想要掐死對方的沖動。我們不敢說最後安德魯成為了偉大,但可以說,他成為了弗萊徹的“大鳥”。
像範甘迪和霍華德水火不相容,但卻成就了彼此,就是這樣一點微妙的關系才能在曆史上留下這有趣的一篇。抛開這點,我們來談一談“偉大”。
“我甯願酗酒吸毒,三十四歲家破人亡,成為人們晚餐桌上的話題;也不願腰纏萬貫滿面紅光地活到九十歲,但是沒人記得我”
誰沒點兒理想主義呢?在我十歲的時候,我認為在這個年紀理想是将來做公務員的,都是腦子裡刷了三層漿糊紙然後灌滿了十二杯半的玉米汁;到現在我也這麼想。
當我們說“幹得不錯”的時候我們就真的幹得不錯麼?還是隻是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一點兒慰藉?我們不斷寬恕自己,放逐自己,最後在追趕“偉大”的途中距離“偉大”愈加遙遠。我們忙碌一整天,然後咒罵這該死的學習、工作。你在敷衍自己麼?因為你不熱愛。
在我還畫畫的時候,就算到了最後一筆,我畫的沒有那麼完美,我就會撕掉這幅畫重新再來。為什麼?因為偏執,因為熱愛,
因為“我想要老了死了我的影評還能保存幾個世紀”。
導演:達米恩·查澤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