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嗝嗝老師

患有抽動穢語綜合征仍堅持去一間間學校面試的老師,家境貧困頑劣自棄内心深處卻還有個好學生夢的所謂差班學生,雙面勵志。

生理或客觀外在現狀有殘缺不可怕,現代人誰又不是帶病生存,心理上内在扭曲才更無藥可醫。書本裡的公式恒定不變,人生的公式卻機竅可變,不言放棄,總有光芒。

...

《嗝嗝老師》

2.起跑線

拉吉和米塔,就像生活在我們周圍,為孩子操心一切,想送孩子去好學校,拼盡全力讓孩子擁有優質教育資源,那種随處可見的成年人。

講故事的人應該是意在聚焦教育問題,刺痛現代人敏感神經,抨擊當下社會教育資源不均的現實。留給我最深印象的卻是那個與“嗝嗝老師”完全相反,曾被規則傷害功成名就後卻用規則繼續傷害,道貌岸然的校長;以及年輕時也曾清新美麗,滿懷浪漫理想,為人父母後卻活成了被現實踩着腳後跟跑,曾經自己最不喜歡的樣子的那對父母。

...

《起跑線》

3.地球上的星星

問題兒童還是天才少年,中間可能隻有一個伯樂美術老師的距離。

每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心裡都有一個萬花筒一樣奧妙無窮多姿多彩的世界,如何守護這份純真,托舉起他們心中真正渴望表達的東西,才是家長、老師,成年人應該去學習的課題。

拍電影的導演是個講故事的好手,每個鏡頭都有深意,耐人尋味,老片推薦。

...

《地球上的星星》

4.搖擺的童年

都說它是印度版《小鞋子》,沒有看過《小鞋子》,可能是還沒涉獵過伊朗電影吧。

很平淡、很真誠、溫情脈脈,潤物無聲、細微處見真章的故事,講的都是那些簡單、純真、感人的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