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講述了一個貧窮但有才華的大妹子與見識頗廣但同樣貧窮的小夥子之間,從相互看對方不爽,慢慢到相互吸引,最終相愛的故事。這麼寫,如果換成是網絡小說的寫法,應該會往歡喜冤家這方面寫。然而,如果她過着與一個歡喜冤家終成眷屬的一生,她可能就成為不了簡·奧斯汀。

其實大多數人說“藝術是生活的升華”,在《成為簡·奧斯汀》這部影片裡也不能免俗地被改編成矛盾沖突的形式。但正是如此,這部影片能給觀衆更多面的感觸。

男主Tom雖然在城裡靠着大律師舅舅的接濟,攻讀律師,還彙錢給遠在村裡的家,雖然花天酒地吊兒郎當,但是多少還是有點能力的(不然他舅舅也不會培養他)。

女主Jane雖然在鄉下長大但是好在有一直支持她寫作事業的家人,雖說有點自視甚高但還是很有才華的。

這部影片裡面有幾個矛盾。

首先,獲取愛情自由與早點出嫁帶領家人走進小康的矛盾。在Tom與Jane相愛之前,衛斯理就已經有向Jane求婚的打算了,但是Jane渴望的是心心相印的愛情,怎能肯為金錢摘下自己的翅膀呢!可是,又有多少人相信Jane可以寫小說養活自己?以愛情自由為代價的婚姻,Jane不稀罕,也不想要,但是家裡人還是得活下去的。怎麼辦?嫁了,不甘心;不嫁,家裡人過得緊緊巴巴的。

其次,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願景與貧賤夫妻百事哀之間的矛盾。上文可知,Tom是看着挺闊但全靠他舅,遇到Jane之後是“除卻巫山不是雲”,但他們兩個的結合,也隻有在他們兩家子人都隻剩他們的情況才能成立。Jane這邊緊緊巴巴就算了,Tom家是不寄錢差點人就沒了的情況,全家就靠Tom了。而且當時,這兩個人都是有婚約的人了,這兩個人撒手就跑,家裡人要不要面子?他們兩個讓人在這小鎮裡還呆的下去嗎?名聲都敗壞了,按照當時社會的價值判斷标準,把這兩個人流放都有可能,還搞啥錢?

最後,社會階級矛盾。其實從格瑞莎姆夫人(衛斯理的姑姑)對于Jane一家的态度差不多就可以知道了,看不起Jane一家但自己侄子“不争氣”就是看上了Jane,好不容易抓到Jane逃婚的小辮子終于可以說服侄子毀約,得意洋洋,可見當時金錢控制着整個社會秩序的運轉。大律師舅舅大發雷霆也不是沒有理由,換做現在的家庭倫理劇就是“這XX就是看上我家錢了,還妄想插翅飛?”

對于如何抉擇,其實怎麼選都對,也都不對,因為沒有一個正确與錯誤的價值判斷标準。對于本人而言,這個得看當時的我沖不沖動,沖動,飛向愛情,可能在飛翔的過程中就因為餓過頭掉下來了;不沖動,抱住飯碗,但也可能在進食時留下眼淚,将食物都變得苦澀,難以下咽。


...

p128450678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