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我和我的祖國》大火後,《家鄉》也提上了日程,其實首先我是不太擔心這樣的電影成為爛片的,畢竟國内一些優秀的導演在,而且這種短片合集的話應該會有更多時間去專研,也更好發揮,而且這次又是張藝謀身為總導演上,我所擔心的是它能不能超越《祖國》,顯然,它做到了。

去年也是這個時候看完了《祖國》,心裡還是蠻激動的也寫了影評誇贊了它的感情充實,也寫了它的一些不足,而《家鄉》在我看完後,十分留戀,不僅是感人的故事,更是電影院裡一起大笑一起感動的氛圍,而出來讓我找缺點,卻隻讓我回憶起了《祖國》進行對比,畢竟這兩者也是“哥哥弟弟”的身份,我就來說說《家鄉》更好的點在哪。

一那肯定是質量問題,《祖國》有幾個特别好的故事,像《前夜》和《北京,你好》,但其他的或多或少都有不足稱贊的地方,但《家鄉》每一個故事都能是中等以上,沒有一個故事讓我中途感到無聊,也沒有感到難看,可能也不是都十分精彩,但至少讓我滿心期待看到下一個故事。二就是情感問題,《祖國》已經做得很好了,幾個故事都有淚點,但奈何《家鄉》從第三個故事後就瘋狂刷淚點,特别是《最後一課》讓我哭得不行,感情真摯是最重要的,而又十分接地氣,擺脫了《家鄉》那種帶着國家情懷因而擴大了感情基調的身份,《家鄉》就做得更加飽滿更加感人,畢竟像家鄉的小人物,老師和學校這些都是刻在骨子裡可以引起中國人共鳴的東西,《家鄉》充分利用了它,也拍得很有水平。三就是轉場做得很好,去年《祖國》的時候我就說過它的每個故事轉場做得有點違和,應該跟前後兩個故事的情感基調相符合,《家鄉》就做得不錯,雖然都是通過介紹家鄉的方式,但至少不違和。

其實對于這樣的片子,可能有人會不喜歡的,因為短片類的内容要想做到飽滿就逃不開拍得簡略一點,因而人物的描寫和鋪墊都會不足,會盡量往最高效的也就是“性價比”最高的地方拍,所以感到強行煽情尴尬也是有可能的。但我是能接受這種方式你從心底裡接受小品類的故事,看這種電影就會有更大度的接受。

開片第一個故事《北京好人》可以看作是《北京,你好》的後篇了,不過确實是比不了後者,這個故事情感不是很濃烈,不過做的好的是喜劇效果很足,一開始就把氛圍調的很輕松,第二個故事《天上掉下個UFO》拍的也很輕松,但很多方面就像是另一個版本的《唐人街探案》,有絲懸疑效果,還是有可觀性的,而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才是真正的王牌,故事牽連了兩個時代,而舊時代的學生和演戲的學生那裡的不同則是讓我很有感觸這種時代的變化,就感覺我小學和大學的條件不同伴随科技時代的不同,已經大變樣了,然後就是最讓你難忘的那個老師,偏偏範偉又把這個角色拍得特别真摯,讓人落淚于他的高貴精神,最後墨水畫和現實的實現,更是讓我感動到不行。到第四個故事《回鄉之路》,也是走的留念的家鄉和老師,鄧超發揮了他很有水平的喜劇效果,這點是加分項,雖然情感上沒有前面那麼感動,但還是上乘之作。最後一個故事《神筆馬良》則是開心麻花标準的風格,很有趣也很耐看,作為結局再好不過。基本上故事是圍繞“家鄉”這個點,有老師的,有搞建設的,有建學校的等等,不過基于這樣的主題,越小人物越有家鄉的感覺,越平凡越有真摯的感動。

最後,不是所有人都會有我這樣的感覺,隻是《家鄉》實在是戳到我幾處淚點,也讓我想起自己的很多事情,反而讓我更能感受電影想帶給我們的,作為這樣的合家歡電影,能做到這樣也已經十分不錯,各有己見也希望能跟我說說你的看法,而不是一來就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