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集的背景是末世之後,人類已經滅絕,但并未過去很久。生物開始占據人類社會的廢墟,自然在沒有了人類之後重新歸于和諧。劇情是三個風格迥異的機器人來到一個遺落的人類都市旅行的故事。
機器人A 代表傳統Android機器人一脈相承的産物,非高智生物,擁有和人一樣的形體和面部表情,以替代傳統職業(如管家、保姆、秘書、服務員等)服務于人的目的存在。特點是語言行為、思維方式都貼合與人,知識儲備受限于自我誕生之後的積累,存在思考和接受身外事物的可能性,擁有情緒。
機器人B 代表近年新興發展的家用智能交互機器人,劇中也提到其原本是作為嬰兒監視器的存在。擁有卡通化的人型軀體,和卡通化的文字表情,基于AI理解的對人語音交互技術,以解答各類生活問題、解決基本娛樂需求為主。特點是語言風趣讨好,表情豐富多樣,擁有海量人類生活所及的基本知識,擅長基于這些知識分析和理解,并作出合理推測和建議,不善于通過自身形體實踐這些分析結果。
機器人C 代表傳統科幻作品中人類為之敬畏的終極知識AI,造型、線條、活動方式簡單,顔色、材質、語氣單一,各處都體現宇宙本源的組成元素,不因任何目的而存在,是人類為了追求宇宙終極答案的過程産物。
這三種因不同目的而誕生的機器人類型,是人類在滅絕之前科技發展和社會經曆的一小部分體現,背景設計中的豐富細節元素反應了更多人類行為。在末世背景下,這些行為的獨特之處巧妙地被幾具幹屍或動物表現了出來。
被爆頭後靠牆坐下的拉拉隊員、穿着隊服上吊的籃球隊員、掩蔽在一塊石闆後面伺機而動的士兵、帶着棒球帽在吧台前等餐的青年、一隻家貓。
人類通過體育運動發揚競技與和平的奧林匹克精神,通過食物和代謝維持基本的生理活動,通過寵物感受被愛與陪伴的親密關系,也會通過科技與武器消滅異己。
那幾具幹屍看上去明顯不屬于同一個地理環境和社會時代背景,但又與小範圍場景顯得非常和諧,姿勢也不是死後的樣子,更像是處在正常活動當中。就好像他們并不是因為人類正常原因死亡,或者他們本來就不是人類,隻是末世機器人為了追溯古老人類世代而制作出的陳列品。
作為遊客的機器人來到這座廢墟都市,從這些陳列品旁邊經過,參觀和體驗一個滅亡物種的日常。
與對生活行為的體現分布在短片中每個片段和對話中不同,對人類進程的反思集中在最後核彈前的場景中,通過終極AI統一說出,内容隻是簡單的戰争與反自然,立意淺顯、節奏頓澀。表面上對寓意的追求深度與精良的背景細節設計、組合恰當的機器人設不太相符,實際上在明亮開放的自然環境中,作為一個玩笑存在,表現出了人類在曆史長河中的微不足道,和長久生存的大道至簡。
站在曆史的角度,最重要的從來都不是人類的意識究竟是什麼、人類該如何和諧發展、AI是否會毀滅人類,而是生命誕生和消亡的輪回,自然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自己所允許的主宰者,平靜地看着他們發展、看着他們覆滅、看着新的主宰者降臨,看着每一次周而複始。
雖然以現在的科技程度,對高級智能的反抗隻是杞人憂天,但在那之前人類可能就把自己玩兒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