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得熱烈,到最後隻靜靜的灰燼。
故事的主人公是兩位女性:一位是待嫁的小姐洛伊斯,她需要一張完美的肖像畫進行“相親”;另一位是畫家瑪麗,她被夫人請來接近小姐并畫好肖像畫。
瑪麗與洛伊斯在小島上遇見、相愛、分别……大多描寫隻在洛伊斯和瑪麗兩人、或加上女傭三人之間,偶有夫人及其他角色。
小小的天地間,感情蔓延滋長。

身着綠衣的洛伊斯

燭光下的描摹
洛伊斯和瑪麗的愛情,化用了古希臘神話中俄爾普斯和歐律狄刻的生死愛情故事(容我大篇幅啰嗦)。
俄爾普斯是一位歌手,他的彈唱技藝舉世無雙。他的音樂能使高山點頭、野獸俯首、河水止流……無論凡人還是衆神都非常喜歡他,為他的歌聲所陶醉。
俄爾普斯娶了美麗的仙女歐律狄刻為妻,然而婚後不久,歐律狄刻在與女伴散步時被一條毒蛇咬傷了腳,很快毒液蔓延全身,她痛苦地呻吟着倒在女伴的懷中。
深愛妻子的俄爾普斯聽到妻子死去的噩耗,頓時悲痛欲絕。此後,他整天扶着豎琴低聲吟唱,訴說着自己心中的憂傷。他的歌聲如此凄切,使得高山崩裂、百獸悲鳴、河水斷流……但無論俄爾普斯怎樣哭訴,也無法召回歐律狄刻。
俄耳浦斯決定帶着他的七弦琴到地府裡去見冥王哈狄斯和冥後柏爾塞福涅,懇求他們把妻子歸還給自己。
俄耳浦斯夜以繼日地趕路,終于他來到了泰塔羅斯山,找到了通往地府的入口。俄爾普斯一邊演奏七弦琴,一邊向前走。那把閃耀着光芒的七弦琴為他照亮了前路,助他沖破一切阻礙來到冥王和冥後的王座面前。
俄爾普斯唱:“下界之王啊,我曆盡千難萬險,才來到你的面前,請你讓她回到我的身邊。若非如此,我甯可死去,也不願獨自活在人間!”
冥王與冥後被打動了,他們把歐律狄刻的靈魂交到俄爾普斯的手裡,對他道:“你走在前面,她在後面跟着。在離開冥俯之前,你無論如何都不能回頭看她,不能同她說話,否則你将永遠失去她。”
這對如蒙大赦的夫妻謝過冥王和冥後之後匆匆踏上回陽間的路。歐律狄刻邊走邊痛苦地呻吟,忽然,在即将回到陽間之際,俄狄浦斯忽然覺得跟在後面的腳步聲消失了。他害怕妻子沒跟上,便緊張地支起耳朵,看能不能聽到她的呼吸聲,可他什麼也聽不到。情急之下,他把冥後的叮咛忘記的一幹二淨,急忙轉身,想找回自己的妻子。一回頭,他甚至還來不及看清妻子的影子,她就從他眼前逝去了。遠遠地,飄來一個痛苦的聲音:“永别了,我親愛的丈夫!”
瑪麗對這個故事評價:也許是他做了選擇,他選擇了歐律狄刻的回憶,這就是為什麼他要回頭。這不是作為愛人的選擇,而是作為詩人。
于是在古老昏暗的樓梯間,完成畫作的瑪麗匆匆逃走,在打開門的一刹,“回過頭來吧”,洛伊斯呼喚道,于是瑪麗決然回頭,然後一片黑暗。

回過頭來吧
她們選擇了歐律狄刻的回憶。
受當時社會對女性地位的壓迫,頗具才華的瑪麗畫作皆要以父親之名。在後來的一場畫展上,瑪麗展出她的畫作:俄爾普斯與歐律狄刻。

她們隻是在道别。
在這場畫展上,瑪麗遇見了洛伊斯——的畫像。

28頁
28頁的前情如下:





瑪麗最後一次見到洛伊斯,是在一場音樂會上。瑪麗盯着洛伊斯,洛伊斯卻急切地專注于演奏的鋼琴曲。洛伊斯又是微笑又是哭泣卻始終沒有發現瑪麗。鋼琴曲是《四季-夏》,那時瑪麗曾為她笨拙地彈奏過。

燃燒的洛伊斯
“她為她端坐畫前,作畫時久久注視畫中人,畫中人又在注視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