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動聲色的側臉,教會我笑着等待明天”這句歌詞正貼合原著小說中那句經典“我愛過的男孩兒,有世界上最英俊的側臉”。

《忽而今夏》河洛章遠
這是一個關于異地戀的故事,男孩兒是打遊戲打得很溜,做起題來誰都比不過的學霸,女孩兒在學渣的邊緣掙紮,約定的大學本來對于男孩兒輕而易舉、令女孩兒望而卻步,結果女孩兒逆襲兌現了承諾,男孩兒卻因為發揮失常與這裡失之交臂,此後便是雙城的距離,雙城的距離不僅承載了無數張往返車票的甜蜜,同時誤解也一點點疊加,兩人分手最後又彼此重逢,男孩兒叫章遠,女孩兒叫河洛。

《忽而今夏》河洛章遠
其實章遠和河洛分手并不令人意外,愛情裡是害怕“我以為”三個字的,高考結束以後,章遠以為不告訴河洛自己發揮失常,不能跟她一同去約定的大學,河洛的失落就會來得遲一些,以為躲避起來,河洛就會放下;以為瞞着河洛自己選擇創業而不是考研,就可以避免兩個人在這件事情上的分歧,因為創業上的工作需要來北京也隻能跟河洛說是因為學業所需;以為不和河洛商量自己退學的事情,她就不會擔心;所有章遠以為的背後都把兩個人的距離越拉越遠,其實知道了章遠發揮失常不能跟自己去同一所大學,河洛也不會放棄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其實她并不是不支持章遠創業,其實她願意跟章遠一起承擔創業失敗的風險,隻是開始的開始,章遠選擇了将這些都瞞着河洛。

《忽而今夏》
那時候的章遠太要強,他不願意承認失去、不願意承認自己輸了、不相信自己未來可以給河洛幸福。

《忽而今夏》
劇的結局是章遠找回了他的河洛,也不令人意外,因為愛情從來都不是一件公平的事情,一開始的時候,天平就已經偏了,馮蕭的确愛河洛,河洛和章遠分手之後,馮蕭從國内追到了國外,等河洛敞開心扉,等河洛接受自己,在一起之後,無微不至的照顧河洛,隻是和馮蕭在一起的河洛從來沒有考慮過天長地久、沒有考慮過什麼時候結婚,但跟章遠在一起的時候,每天都隻想着天長地久。河洛無意中看到了電腦上馮蕭和好朋友的對話,得知原來馮蕭一直懷疑自己和章遠,一直沒有跟自己坦誠相對,其實自己并不是很喜歡劇中設置的這個馮蕭和河洛分手的導火索,因為這不是我印象裡的馮蕭,我印象中的他樂觀坦蕩、堅韌、寬厚、臉上一直帶着充滿善意的微笑,而那一刻在愛裡一直懷疑對方、不自信的馮蕭失去了自己,顯得很卑微。

《忽而今夏》馮蕭河洛
愛的人身上帶着光,不管别人如何努力,都抵不過那束光,趙承傑為了田馨來了北京,為了她接觸影視行業,為了她喜歡上電影,學會了後期剪輯、包裝,他剪出的片子裡,每一幀畫面田馨都充滿魅力,因為他是最了解她的人。喜歡田馨是趙承傑堅持最久的一件事,後來趙承傑結婚了,新娘當然不是田馨,我想是因為他想明白了吧,自己和田馨是不可能的,他永遠都隻是田馨心裡那個可以打到90分的朋友。

《忽而今夏》田馨趙承傑
路星河是最好的,隻是他求了56次婚,在耿耿身邊陪伴了十年,也沒有抵過餘淮的一句“耿耿,我來晚了”;吳柏松是最暖的,隻是對陳小希無時不刻的關懷還是沒抵過江辰的一句“我真的知道錯了,原諒我好嘛”;《延禧攻略》裡,佘詩曼飾演的皇後絕望的剪斷了自己的頭發,指責皇上不珍惜愛他的人,卻把不愛他的人視為珍寶,她的确愛的最用力,隻是最後也隻能愛而不得。
電影《羅拉快跑》裡,羅拉必須在20分鐘内籌集10萬馬克拯救自己的男朋友曼尼,因為不滿結果,羅拉一次一次重新來過,三次奔跑的路途遇到的人不同,結局也截然不同,影片的叙事很像遊戲,卻也借這種形式說明了人生的每一次選擇,都有唯一相對應的結局。一直覺得愛情亦是如此,曆經波折,你需要找到那個能陪你走完餘生的人,那個人是唯一的,所以愛情的天平從來都不是公平的,我們都沒有辦法打動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沒有誰對誰錯,就像《最好的我們》裡,簡單所說的“一廂情願就要願賭服輸”。

我愛過的男孩兒,有世界上最英俊的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