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藝術的地方,就少不了各種各樣的評論。
藝術很多時候是主觀的,有的人看重作者的真實想法,有的人在乎自己的感受,有的人關注客觀上的創作技術和技巧。
種種觀點用文字總結起來,令到藝術評論自成一體,更對藝術本身有促進作用。
電影作為一門綜合性極強的藝術,評論自然是少不了的。

電影評論,簡稱影評,到如今已經是與電影本身形影不離。
不過,對于影評,有部分人是反對,甚至是不屑的。有些電影創作者就認為影評人自己都不會拍電影,又有什麼資格對真正專業的人說三道四呢?
确實,一些過激的,不良的評論對電影作品是一種傷害,沒有尊重創作者,創作者當然心感不滿。不尊重觀衆的創作者另當别論。
但冷靜客觀,觀點獨到的影評對創作者和作品來說卻能利大于弊。
影評的作用,也遠不僅僅是有利于創作者而已。

①幫助觀衆理解電影
可以說,目前影評最廣泛的作用,就是幫助觀衆理解電影。
藝術的表達往往是含蓄的,尤其是對于藝術片來說,影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絕大部分的觀衆并非電影專業出身,爆米花大片雄踞票房榜單的事實證明,目前電影的娛樂作用要大于文化思考。
在多數人都視電影為娛樂的情況下,要求觀衆花更多心思和時間,去探索作者更深層的思想和意圖,是有些為難的。

而影評的存在,可以讓觀衆更容易地進一步向作者靠近。
如果影評正好說中了作者的意思,相當于幫助作者的作品做了一份介紹書,作品的影響力因此能更上一層樓。
自認為高高在上的作者,缺少理解他們作品的人,那他們創作再優秀,也難以得到廣泛認可。
酒香是不怕巷子深,但是巷子太深,釀酒人有生之年都走不出巷子,那着實可惜。

當然足夠好的電影肯定不會完全依賴影評的推動,這裡隻是想說,影評能幫助電影覆蓋更多人群罷了。
比如《肖申克的救贖》很優異很出名,不過還是有人仍然聞所未聞,或者看過之後不懂為何經典的。對于不太了解,不那麼重視電影,電影鑒賞能力不足的觀衆,隻有在浏覽過相關的影評後,才能真正地去确認,這是一部震撼世界的佳作。

不可否認的是,解讀類影評不免會帶有影評人的主觀推斷和感受,萬一誤讀或者過度解讀了作者,對作品本身的表達是有所影響的。
一些故意留給觀衆思考空間的作品沒有大礙,但一些有明确意旨的,可能就會讓作者感到困惑了。
這就需要觀衆能夠正确看待影評才行。
影評寫得再怎麼好,再怎麼合情合理,也隻是一種可能性,絕不是官方答案。除非影評是電影官方自己寫的。
隻要能合理利用影評,觀衆和作者便能形成一種微妙的聯系。
打個比方說就是,影評可以成為連接電影作者與觀衆之間的一道橋梁。

②補償觀衆的意猶未盡
從頭到尾看完一部好電影,觀衆總是意猶未盡的。
可是電影不是音樂,并不适合短時間内多次循環。
那看完電影後覺得沒看夠怎麼辦?
看影評。
這裡所指的影評還可以包括非專業性質的觀後感,以及一些對故事背景或相關專業知識科普。

比如在看完《我不是藥神》後,有人會想知道其他觀衆是否也備受感動,有人則想要知道更多關于角色原型的真實故事,甚至是相關法例在現實中對自己的影響。
一部電影隻有兩三個小時,尤其是對于改編類型的電影來說,是很難把所有相關内容都容納進去的。
能讓觀衆想要主動從影評中獲得更多相關内容,某種程度上也說明影片已經取得了成功。

③體現電影的社會性
電影與傳統電視的區别,除了攝制格式之外,還有就是社會功能的不同。
傳統電視連接的是一個家庭,親朋好友,因為極少情況,你會和陌生人一起看電視。
而電影所連接的,是整個社會人群。
這也是影院對于電影來說不可或缺的重要原因,不僅是視聽效果更好,有儀式感,而且能讓把一群彼此陌生的人聚集在同一個空間,進入到同一個銀幕世界之中。

這種連接是物理上的,同時也是精神上的。
物理上靠影院,精神上靠影評。
觀衆看完之後往往還想知道其他人的感受如何,看影評,就相當于知道其他人的感受。
無論是專業評論,還是非專業的觀後感,都是口碑的組成部分,

口碑會逐漸形成一種社會共識,某部電影表現如何,有着怎樣的影響。
哪怕不是在影院和親朋好友以及陌生人一起看,而是在家裡一個人看,有了影評所帶來的口碑,會使得每一個看電影的人不會感覺到自己形單影隻。
那看電影就會和聽廣播一樣,讓人有一種融入到社會之中的體驗。
正因如此,電影觀衆才叫“觀衆”,而不是“觀者”。

④提高觀衆電影鑒賞水平
電影有好有壞,但并不是每一位觀衆都能區分好壞。
以娛樂為主的觀衆會覺得爆米花電影比一些經典電影更好看,但對于電影藝術來說,事實絕非如此。
影評最具意義的作用,就是能夠讓更多的觀衆認識到,電影不光是一種娛樂,更是一種藝術。

一般隻有電影專業才會教授一些電影的專業知識,電影狂熱者可能會自己去找教材,而普通觀衆,大概就隻有從影評中獲得電影知識了。
一些影評會加入一些專業知識,分析鏡頭語言,色彩隐喻等普通觀衆難以察覺的作者構思,這些往往是爆米花電影所缺乏的。
若越來越多的電影創作者為了獲得更廣泛的受衆群,因而放棄藝術性的表達,未來的電影就差不多和普通錄像剩下真與假的區别了。
有影評的幫助,創作者就可以減輕心理負擔,不必擔心自己費盡心思的構思無人理解了。

另外,影評還起到批評作用,令到劣質的電影無所遁形。
沒有了影評的話,對于影迷群體來說,可能就失去了一個交流的媒介,對于普通觀衆來說,就失去了正确認知電影的能力。
就像是一場異地旅行沒有了導遊或者地圖,經常去旅行的人有心得更容易去找到好玩的地方,不經常旅行的人就更多是一臉懵逼,隻能感受一二,難以了解更多當地的精髓了。
沒有了影評,電影這個“旅行地點”本身沒什麼變化。
隻是對普通遊客不那麼友好,慢慢地不再是旅遊勝地,恐怕最後變得無人問津而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