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看了少年的你~
1.
電影進入尾聲時有這樣一幕——
大橋上車水馬龍,警車奔馳着,陳念和小北坐在都坐在車裡,從窗外闖進來的陽光來回摩挲着臉龐,搖搖晃晃。
小北說,“陳念,我以前會怕,但我現在不會怕了。”
看完電影之後是下午四點,我和室友回到學校,腳踏在幾片紅葉上,嘎吱嘎吱。湖邊樹枝舒朗,太陽見縫插光——
我們也一樣沐浴在随空間流動的一條條亮綢帶裡。
北方的冬天馬上就要來到,呼呼的大風頗有些力道。
我室友腫着兩隻紅桃眼,告訴我,她眼疼。
“喂,你眼睛看起來很像剛剛被男友甩過的樣子耶~”我開玩笑着說。
“那你就覺得你的眼睛比我好嗎?”她并不甘拜下風,揉揉眼睛,嘟囔了句。
好不了,當然好不了。我tm最後眼睛模糊到都快看不清熒幕了。
而後,我們并無多大氣力鬥嘴。
“哈哈哈哈哈哈……”幹笑了幾聲,繼續踢踢踏踏着回去。
我們還沉浸在剛剛電影中的情緒裡沒走出來。下午四點的夕陽和着涼涼的風襲身,我甚至覺得彼時殘陽荒涼,頗襯我心。
我有些走不出來那樣“冷酷又溫柔”的少年感。
所以,寫下這些文字。

2.
我19歲,室友還差兩天20歲。
出生在千禧一代的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幸運地沒有受過多少校園欺淩,頂多女孩子之間互相看不慣、男孩子之間互相攀比、隔日受了老師幾句訓誡……
我們在哭什麼呢?

我們啊,都是幸運的大多數。沒有波波折折的人生,生活裡沒有大反派,好似也當不成nb的主人公。
可是小北和陳念是,電影裡是,電影外也是——
他們是一頂一的主人公。
所以,審訊時,周蕾警官發出反問,
“誰會為了另一個人頂替這麼多罪名,做這麼多年牢啊?”(大意如此)
鄭易警官馬上回答說,
“你,我都不會,可他們會。因為他們還是少年。”
啧啧,“少年”這個詞,聽一聽就覺得很精彩。
小北被媽媽抛棄,做了社會小混混,學會了大人的武力處事。但他仍是善良,對陳念說着“你太幹淨了”,勇敢又無畏地要給自己喜歡的人一個好的結局。
陳念明知會有校園暴力,還是默默給胡小蝶披上了外套。明明一個人在家裡老是被收債人騷擾,怕得不行,還很想念媽媽,卻隻是一通電話就再次欣慰起來。小破房、沉重的窗後面,陳念默默看着媽媽離開而哭。有點慘的日子裡,陳念電話裡和媽媽彼此說加油。
甚至,最後單單是小北和陳念兩個少年的英勇又執拗地死不松口便扭轉事态乾坤。
少年們複雜、黑暗,少年們又勇敢無比——
那是所有大人都忘記了的能量。
然而,我們都沒當夠這樣的英勇少年。
3.
陳念說,“高考完,我們就變成大人了。但是,從來沒有一節課教過我們,如何變成大人。”
那個夏天,我是怎樣放手年少漸漸變成大人的呢?
我那年高考是高三全年以來題目最簡單的一場考試。
我的成績也是有史以來最差的一次,很少掉下過年紀前10的我,成績排到了三四十名。
成績還是在我們家店鋪處理業務的那台電腦上查到的。我沒吃午飯,家裡人依舊在忙活着店鋪的事情,偶有安慰我,道,
“其實也不錯了,雖然分數比平時低,但能上一本……”
我是我們家第一個大學生。
可他們不知道,少年心裡一團火,大火漫漫,勢頭早已不是一句“上個一本大學就好”就喂養得起的。
我給有名的複讀學校招辦打電話,甚至在衡水複讀官網上給自己報名。自己打電話、自己問。我以為便不會有羁絆。
接收到衡中名額排到的短信時,我在家裡來回踱步,一個小時裡腦海裡都是沒做完的題目、沒刷完的卷子,想好了無數種玩命苦讀的辦法。
由于我是外省,那年的學費是兩萬。
我基礎好,不過是一次失利,很賭得起。少年不過是再來一年嘛~
可爸媽賭不起——
七大姑的兒子複讀了三年結果最終依舊是上了三本,八大姨的女兒複讀了一年得了抑郁症……
少有大人們相信奇迹。

眼淚吧唧吧唧往下掉時,我爸是這樣給我說的,
“你得知道,你爸媽都是踏踏實實幹活,求安安穩穩過日子的人。那兩萬可不是大風吹來的,兩萬是攢出來的!要是你真複讀出來上了個好學校,這兩萬,值。那你就沒想過輸?”
安安穩穩、沒有奇迹、怕輸。
我到現在依舊記得清楚。
爸媽覺得女兒是選了一條最穩的路。
可某種意義上,是我認慫了,是我輸了——
少年心裡懷揣着一份超級大夢想,還沒有赢呢,就被告知遊戲要結束了,你沒機會了。
這樣的事不多嗎?
多少人新手村時氣勢洶洶,信誓旦旦打赢超級大boss,人卻越磨越鈍。好壞之間也學會了圓滑、啤酒肚挺起來、一臉堆笑捧給生活,認慫久了慢慢就也接受了自己的平凡……
于是,也就不再是少年。那個盛滿少年感的盒子就這樣慢慢地關閉了,盒蓋被壓在心底最深處。
隻有在看電影的過程中,看到小北和陳念的英勇,聽聞少年的你,内心某處悄悄張合,有光釋放。
可等到影院裡燈光亮起,我們又将回到充滿很多屈服、必須長大的現實世界。
獨獨隻剩一雙腫大的紅桃眼。

本文首發于公主号[一支溫度計],歡迎來找我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