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投資項目,第一首先要考慮的就是風險問題,其次才是盈利問題。現在電影市場的火爆,引來了無數的投資者,在股市有這麼一句話:“一赢,二平,7虧損。”那麼影視行業風險怎麼樣呢?

...

1、股市VS影視 平台風險

股市:都是在證券公司開戶,平台有保障,但随着市場的做大中國大約有2億股民,不少投機者利用杠杠,股票期權,等一些不正規平台圈錢跑路。

影視:和正規影視公司對接簽合同,有保障,但是市場上也有打着影視的名義去非法衆籌集資,APP、網站之類的,真假美猴王有待自己練就火眼金睛。驗證影視項目的真假也很簡單,第一點是要看國家廣電總局的審批備案,有備案才可以去拍攝,那麼備案上的公司就是這部電影的第一出品方

第二點是直接跟出品公司簽訂合同,并且需要簽訂紙質版的合同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簽訂電子合同的就不用考慮的,百分百不靠譜

第三點是看認購是資金隻轉哪裡的賬戶,正規的影視版權認投,是轉對公賬戶,并且是跟合同上的公司名稱是一緻的

第四點,有時間可以親自到出品公司考察面簽合同

...

2、股市VS影視 收益風險

股市:國家為了控制風險,每天的漲幅不超過10%,遇見牛市,可能會有幾個漲停,遇見重大利好可能會進行資産重組,開盤幾個漲停闆,也就翻個2~3倍。

再看看股災的時候,A股5800多點位跌至2500,跌幅到達50%。

影視:影視收益來源于票房及網絡版權收益,票房屢創新高,收益上不封頂。好的影片收益翻5~10倍很正常。《前任3》投資3000萬,票房17.93億,票房回報2323%,也就是23倍。當然也有票房撲街的。所以這個就是看個人眼光,是不是能夠投中爆款,大衆喜愛的題材了

...

3、股市VS影視 資本操作

股市:遇到的最多的就是被“割韭菜”,大資本進入掌控某隻股票,容易被莊家牽着走

影視:不存在莊家,票房都是觀衆說了算。隻要是題材好,質量高,再加上演員的票房号召力,那麼票房基本不上就不會差,市場上比較有票房号召力的,黃渤,徐峥,沈騰肯定是榜上有名的,要是有這幾個演員的電影,有機會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的。

...

這麼一對比,哪個風險更大應該一目了然了吧,再加上股市現在是熊市時期,影視現在正如日中天,票房屢創新高。

對影視行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給小編留言,或者加微信ZJ0110BY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