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塔臘.爾晴,《延禧攻略》裡面一個原本溫柔、體貼、細心、周到的女子,因為愛上了傅恒,黑化了自己的後半生。每每想到爾晴,就會想起一句話:愛一個人好難,愛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更難。
追劇《延禧攻略》,爾晴給大家的感覺可謂是360度大轉彎,從一個柔和的皇後宮中的大宮女變成了一個十足的毒婦。從她因愛生恨開撕的一刻起,還是在她的舉動中,看到了瓊瑤阿姨小說中的影子,一個處處都很完美的女人,喜歡上了一個挺優秀的男人,本來是一段佳緣,奈何,這個男人在和她相遇之前,早已與另一個女人相約厮守一生。催悲的是,他愛上的那個女人,其實,不如女主,于是,無論如何,心裡的天平再也不能平衡,就這樣走進了愛的“死胡同”。

這樣的女人,喜塔臘.爾晴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她隻是這個盛夏陪着我們走過的一個故事。
爾晴,你的無趣,無法捕獲傅恒的心
爾晴愛傅恒到了癡迷的程度,但是,她沒有想其他宮女一樣表現出來。富察皇後就曾奚落過明玉,隻要給傅恒去送東西,很長時間都回不來。明玉也是喜歡傅恒的,她的感情是直接的,是熱情的,是毫不掩飾的。爾晴則不同,她是含蓄的,是小心翼翼的,更甚是有些小算計的。

如果沒有璎珞的出現,刑部尚書的孫女,皇後最信任的宮女,皇帝指婚,爾晴和傅恒會是幸福的一對。所以,爾晴恨璎珞、怨璎珞,不停的找璎珞的麻煩,在她認為,是璎珞橫刀奪了她和傅恒的愛。
其實,細心的你,在看電視機的時候,會發現,傅恒沒有愛上爾晴,是她錯過了相處的時光。爾晴和明玉一樣,都是皇後宮的大宮女,爾晴看起來老練、沉穩、妥帖。明玉則是活潑、性子真,更像一個大孩子。
這樣看來,大家總覺得爾晴更好一些,在皇帝、皇後的心中也是這樣想的。可是,循規蹈矩,步步為營讓爾晴在愛情的面前反而黯淡無光。她對愛的追求不是積極的,主動的,而是被動的,策劃的去争取,卻不知道,愛是不能規劃的,是不能指标化的。
在明玉的面前,爾晴都是木讷的,更甚是對着“古靈精怪”的魏璎珞。與璎珞的正直堅強,機智靈敏相比,在傅恒的眼中爾晴是無趣的,這也是爾晴沒有得到傅恒的心的主要原因。
相比而言,璎珞就是一個有趣的人,她讓人愉悅,她作弄貴妃,讓在深宮裡面的皇後忍俊不止,她作弄皇帝,雖然,嘴上對她不滿,當時心卻别她牽動着。
璎珞是一個秀女出身,她心靈手巧,她懂得美,在秀坊的時候,就因為構思巧妙,深得嬷嬷的喜愛。後來,到了皇後的宮中,她為皇後縫制的洛神服,配上皇後一曲歌舞,驚豔了整個後宮。
面對着棘手的事情,璎珞處理妥當的時候,常常會給人以意外感。皇後娘娘的荔枝宴,面對着被毀掉的荔枝樹,在打開的瞬間,一隻狗站在那裡,讓人覺得是它破壞的,但是,卻又覺得驚訝。
雷雨的天氣,璎珞去質問太妃,敢不敢對天發誓,沒有害過她姐姐,結果是,太妃話一出口,就被雷擊中了,滿宮上下所有的人都覺得,太妃是遭天譴了,帝後對這件事情是又氣又驚。
貴妃把皇後推下了樓梯,昏迷不醒,璎珞呢,在辛者庫對着髒話,還能算計着,讓人用鐵水燙了貴妃,郁悶的是,鐵水裡面還有金汁(就是糞便),搞得貴妃反複感染,不治而亡。
這些事情,數不勝數,璎珞總能給人以愉悅、懂得審美,做事又常常在你意料之外,試問,這樣的女子,怎會不吸引人呢?
爾晴呢,首先看,她從自己的層面上,就認為生活沒有意義,對于尚書的孫女,到皇後宮中做宮女,她是不情願,不甘心的,所以,她的生活圈裡很小,想的事情很少,盤算最多的事情,就是如何讓自己日後嫁入豪門,做一個貴婦。
從别人的層面上,她平時很沉默,說的話不多,不似明月那樣為了自己的幸福去争取,她更多的是等待。
這樣一看,爾晴在性格上,就不是很吸引人,平淡的沒有味道,一再的隐忍,酸甜苦辣鹹,都不表現出來,怎麼會讓傅恒動心?
爾晴,你的愛太過自私,讓人無法接近
爾晴愛傅恒,沒有人懷疑這一點,但是,她的種種行為,又讓人忍不住想問,如果傅恒不是皇後的弟弟,不是富察家族的兒子,還會不會得到爾晴的青睐。
看着爾晴,是不是情不自禁想到了知畫,那個愛着五阿哥的大家閨秀,她們的終極目标都一樣,就是要這一生過富貴的生活,享盡尊榮。所不同的是,知畫是個聰明的女人,她懂得逆水順行,處處表現出體貼、柔和,喚起永琪對她的憐愛。而爾晴呢,對着不愛她的傅恒,她的精神幾近崩潰,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她變得不擇手段。

家裡一個丫鬟,收拾了傅恒的一個荷包,那是璎珞做給傅恒的,結果呢,爾晴居然用燒紅的鐵鍊把這個女孩打的遍體鱗傷,這還不算,還拔掉了她的十片指甲。
這樣的橋段,是不是有充滿了熟悉感,《梅花烙》裡面公主對着銀霜的折磨,跪鐵鍊、端臉盆、辣油滴手指,最後,更甚是用了夾棍。
對着在風雪裡,三跪九拜的璎珞,爾晴的表現是緊緊的抓着傅恒的手臂,不許她出聲音。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後來璎珞描述的那樣,從那一刻起,她的心裡和傅恒就結束了。
同樣的場景,如果是知畫,也許就不同了,知畫的性格很可能拉着傅恒去和皇帝求情,甚至會在傅恒覺得尴尬的時候,她選擇自己去。這樣的女人,不是說,她沒有原則,縱容自己的男人心裡留着别的女人,而是,她懂得什麼時候伸出一顆“橄榄枝”,化解不愉快。
因此,作為女人要懂得用自身的魅力化解尴尬,化解怨恨,讓人們對你友善、寬容,樂意和你交朋友,讓自己溫和一些,才能夠擁有更多的朋友、更和諧的關系,如果爾晴能夠做到這些,那麼她和傅恒的關系,後來就不會變的如此不可挽回。
爾晴,腹化風雪為刀劍,無人再憐惜
等不到傅恒的愛,看不清傅恒的心,讓爾晴的精神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她也當窗理雲鬓,對鏡貼花黃,但是,“女為悅己者容”,沒有悅的人,縱使绫羅綢緞,金銀玉石,爾晴的心是寂寞的。
她結交達官貴人,在祖父和富察府之間交換消息,這些行為,在她看來,是在幫傅恒,而傅恒表現出來的是不能理解,不喜歡她的行為。
久而久之,爾晴的自信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沒有愛,沒有關懷,沒有支持的家裡,讓她如履薄冰。
在與傅恒的生活中,爾晴滿腹委屈,卻無處宣洩。傅恒的心裡隻有璎珞,爾晴看不到璎珞,不能直面進行控訴,對着傅恒的冷漠,她的内心開始傾斜,于是,生出了報複心理,刻意傷害對方,從而減輕自己的痛苦。
她報複傅恒的辦法是和皇帝一夜春宵,而且懷上了乾隆的孩子,當傅恒知道這一切以後,憤恨又沒有辦法,他不能手刃皇帝的兒子,但是,看着爾晴一天天隆起的腹部,讓他感到恥辱,然後,他不能報複,因為,對方是皇帝。

知道傅恒和自己一樣痛苦,爾晴獲得了心裡的快感。問題是,傷害親近的人,會在你的痛苦之上,又添加一層罪惡感,如此雪上加霜,就會更想要報複。
于是,爾晴在皇後痛失愛子以後,合盤拖出了自己懷了皇帝的孩子,成為了壓倒皇後的最後一根稻草,讓皇後悲恨交加,最後,選擇了跳樓自戕。
爾晴與傅恒的組合,是在璎珞身處險境的時候,傅恒做出的選擇,他違背了本能,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人,被壓抑的生命轉化成了巨大的負能量,變成了對爾晴的冷漠,挑剔,不在乎和仇恨。
而面對着這樣的一個傅恒,爾晴變成了一個對着他和世界充滿怒氣的人。一個善良的女子就“黑化”成了殘忍的“魔鬼”,然後,就發生後來的許多事情,因為,爾晴已經無法将正能量注入到她的生活中,情感裡,造成個人悲劇。

喜塔臘.爾晴最後,璎珞以毒酒賜死,明玉将酒灌進了她的口中。其實爾晴本來可以有很好的人生,不嫁給富恒,找一個門當戶對的人過一生也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是,她渴望富貴,渴望地位,渴望權利,為了這些,她選擇了不愛自己的傅恒,本身就陷入了一場賭局,然而,她又不夠聰明,又善妒忌,為了傷害别人,不惜一切行為,結果,杯具了自己的一生。